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基本满足要求 有赖商业险
- 发布时间:2015-11-30 09:25:01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郭伟莹
2015年11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出席会议并启动指数发布仪式,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中保协会长朱进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国内养老领域资深专家学者、专业养老险公司及人身险公司有关负责人、新闻媒体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报告》发布会。会议由中保协秘书长刘琦主持。
该指数研究项目是在中国保监会的指导下,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养老险”)承办。
职工养老储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显示, 2015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59.7分,接近评价基础标准,表明目前状况基本满足了城市职工养老储备要求,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级指标中,稳定度最高,指数值为62.6,充足度次之,指数值为59.2,认知度最低,指数值为56.6,比储备指数低了3.1。
据了解,该《报告》研究历时近一年,分别采用了线上和线下实名制抽样调查方式,调研了我国36个大中城市的城镇企业单位职工共计5400余人,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了全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的现状和需求。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3级指标分别是充足度、稳定度和认知度;二级指标则涵盖了公众普遍关注的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不动产、养老规划等内容。同时在指标体系中纳入相应的权重系数及五个档次的评价基准,实现了从充足度、稳定度和认知度三个方面对我国大中城市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情况进行客观、综合、全方位的量化评价,填补了我国养老相关领域的空白。
《报告》研究成果是国内首个衡量养老储备稳定度、充足度、认知度,并对其效益评价进行系统调查和全方位数字化测量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数,是保险业积极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保险业积极参与国家社会民生、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对于推动民生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建议积极解决问题
《报告》调查结果贴近民生三大建议积极解决问题。一是不同企业养老储备情况差异较大。《报告》显示,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总指数最高(63.8),其他类型内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最低(56.1)。分行业看,“金融业”和“采矿业”最高(均为62.1),“住宿和餐饮业”最低(57.4)。分企业规模看,1000-9999的企业最高(65.9),19人及以下的企业最低(46.8)。二是商业保险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展。企业年金计划和各种商业性保险(养老和医疗等)是职工养老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访者中,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比例仅为33.5%,而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比为41.3%。另外,企业没有提供重大疾病保险、商业意外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中任何一项的受访者高达38.3%;而个人没有购买上述任何保险产品的比例为42.0%。三是养老资产配置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就公众关心的房产和储蓄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平均拥有不动产为1.06套,住房作为养老储备的工具是必要的,但考虑到未来住房从总体上将供大于求,随着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变现能力可能面临着较大挑战。因此,住房的养老功能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而不应被过分夸大。同时,受访者(含家庭)对银行储蓄情有独钟,这一人数比例高达79.8%,这表明中国家庭的大类资产配置还是比较保守,长期来看还有待改进。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报告》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很有必要,同时路径选择上下功夫,抓住改革重点;二是提高职工养老储备水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尤其是尽快推出“税延个人养老账户”,让职工自己参加账户投资增值;三是重构家庭大类资产配置有利于提升职工养老储备水平,需要完善资产市场,并进行文化塑造。
推进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
《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是业内首创的指数类报告,于2013年9月首次正式对外发布。本次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导,联合人社部、社科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单位,由平安养老险独家承办,共同推进第二次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的研究工作。
由中保协牵头主办的指数研究,将进一步提升指数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发挥行业协会成为整个行业数据库的功能,提升指数的代表性、真实性、科学性。下一步中保协还要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引进更多的政府权威部门参与论证,不断完善指标体系设计,努力扩大调查范围,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指数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希望通过指数发布,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积极关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推动保险行业养老保险业务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