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7常识 买保险不再“雾里看花”
- 发布时间:2015-03-17 14:53:48 来源:南宁晚报 责任编辑:郭伟莹
时下,保险对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对保险存在一些误区,许多人还是糊糊涂涂地买了保险。现实中,保险销售的哪些说法不可信呢?本期,广西保监局的工作人员将为你解答,让你识别说法真伪,买保险不再“雾里看花”。
说法1
给您的爱车上的是“全险”?
车辆“全险”说法,在投保时经常听到,但事实上“全险”并不存在,“全赔”是误导。
购买机动车辆保险,如果销售人员向你推荐“全险”,并告诉你“全险”可以“全赔”,那可千万别信。广西保监局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现有的保险产品无法涵盖所有风险,任何一款保险产品都会有“责任免除”条款,凡属“责任免除”所列情形,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对部分责任免除的,该工作人员建议称,市民可通过购买相应的附加险种,如车辆被盗被抢、倒车镜及车灯单独损坏、车身油漆单独划伤、车辆自行燃烧、发动机进水后导致发动机损坏、玻璃单独破碎等来获得更为全面的保障。
说法2
产品如存款可“随时支取”?
理财产品跟存款一样,可以随时支取?其实,那只是一种销售误导。
时下,一些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会通过银行代为销售,当你听到“这款产品跟存款一样”时要留意了。保险不是储蓄,保单不是存单。
保险理财产品真正的“卖家”是保险公司,如提前退保所退回的钱(保险单上称为现金价值)有可能“少于”已交的保费。投保前,你应详细了解退保损失,要求销售人员详细说明。销售人员把保险产品当作存款向你推荐时,可拨打12378向保险监管部门举报。
说法3
这款产品预期收益比存款高?
无论是哪款保险理财产品,其收益一定很高吗?那可不一定。
据了解,保险主要功能是提供保险保障,虽然部分人身保险产品兼顾了理财功能,但都不适宜与存款片面比较。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收益分为确定收益和不确定收益两部分,不确定收益是根据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分配;销售人员使用演示收益率只是“假设”,不是“保证”。
如果你购买的是分红保险,可每年查看《分红通知书》来核实具体收益;如购买的是万能险,您可每月登录保险公司网站查阅结算利率计算具体收益;如购买的是投资连结保险,可每天查看账户净值。
说法4
健康告知书全勾“否”就行?
如销售人员诱导你不如实告知“健康”情况,那么可能会遭遇拒赔问题。
《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有“如实告知义务”,如你投保时不如实填写“健康告知书”,或提交虚假的体检报告,都可能会被当作隐瞒病情、病史,在出险时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赔,甚至还可能拿不回保费。
说法5
先签字条款回去再慢慢看?
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重要组成部分,不事先了解清楚,可能会吃亏。
购买保险时,你不要光听营销人员怎么说,主要还看合同怎么写,否则理赔时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你认为应当赔,但保险公司不一定赔的情形。尽管有的保险条款有七八页,但如果是首次投保,建议你还是花点时间认真阅读条款之后再签名。
尤其是其中的免责条款,更要逐字逐句阅读清楚。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务必要求保险销售人员解释清楚。
说法6
只用签个人名字其他不用管?
怕麻烦,填个人保单信息时只签名就行了。如果这样,那你后续的问题就来了。
无论是财产保险投保单还是人身保险投保单,都需要填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联系电话及联系地址,这是保险公司为你提供后续服务的基础,如电话回访、发送防灾防损短信、寄送红利通知书等。
有少数销售人员出于个人目的,故意填写错误的客户联系方式,或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样将会给你的权益保护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说法7
保险电话回访不用认真接听?
投保后一般都会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如不认真听,那你就错过最佳维权时机了。
投保时,有的保险销售人员会告知你接电话回访时,不用管那么多,全部回答“是”或“清楚了”就可以了。但这话你可不能信。
保险公司电话回访是为了维护你的权益,了解投保过程是否存在销售人员误导、欺骗等违法行为,调查你对销售过程或营销员是否满意的重要方式。不认真回答,可能会对你的权利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