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缺乏对冲机制 提酬类公募产品降温
- 发布时间:2016-04-13 07:48: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明江
记者获悉,提取业绩报酬的公募基金正在变成稀有“物种”。这类仿私募机制的产品曾被看作是公募留住人才的创新之举,在2014年-2015年的牛市中诞生多只,但是近来业内人士透露,这类产品的推出越来越难,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熊市中缺乏对冲机制,提酬加重了净值下跌,引发较大争议。
熊市提取业绩报酬引争议
据悉,提取业绩报酬型的公募基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成立只数越来越少。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和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人士均向记者透露,去年8-9月他们分别申报了一只提取业绩报酬的基金产品,迄今都没有获批。最晚获批的一只产品,是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在今年发行的一只混合型基金,该基金早在2015年春节就已经申报,于去年11月获批。
业内人士认为,多数提取业绩报酬的基金都是采用定期开放的形式,部分在去年5月底开放后,在6月份大跌中正处于封闭期,投资者无法赎回,引发投资者负面情绪。另有部分产品在遭遇了去年8月份近20%的跌幅之后,马上又提取业绩报酬,导致净值跌幅惨烈。“虽然按合同约定,业绩报酬的提取属于合法行为,但是公募不同于私募,面向公众,舆论影响大,所以是否适合大众还值得商榷。”一位管理这类产品的基金经理表示。
一位基金产品研究人士在接受其他媒体报道时表示,这类产品剥夺了投资者择时的可能性和灵活性,尤其在市场急剧波动时,定期开放约束了投资者及时止盈或止损。多位基金经理认为,这类产品短期内或难以再现市场。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监管层确实对此类产品的态度比较慎重,但是也没有明确表示暂停审批。
适合有对冲机制的产品
提取业绩报酬曾是私募和专户的“专利”,公募产品提取业绩报酬,相当于在公募平台上实现私募机制,一度被看作是“创新”之举,有利于激励公募基金经理努力创造收益,减少“公奔私”。这类产品主要是在2014年到2015年的牛市中涌现。较早的是2014年5月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发行的“嘉实对冲定期混合基金”,该基金规定基本管理费为1%,附加管理费为10%,其中,10%的业绩报酬提取标准按照“新高法”提取。其后,博时、中邮、银华、南方、富国、中欧等基金公司均发行了此类产品,目前市场上已有十几只。
某公募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透露,早在2013年,就有基金公司申报提取业绩报酬的产品,但最终没有获批,原因就是担心在大跌中没有对冲机制。“后来遇上牛市,申报的这类产品越来越多,加上确实牛市里基金经理流失严重,所以有所放开。”这位投资总监说,“从嘉实基金获批的首只产品来看,确实是一只对冲基金。”
不过也有研究人士认为,定期开放引发的申赎灵活性问题可能不是主因。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博客,微博)认为,监管层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同一基金经理如果既管理收取业绩报酬的产品,也管理不收取业绩报酬的产品,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现象出现,例如在牛市里,基金经理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在可以提取业绩报酬的产品上;其次,部分之前有业绩报酬的产品,业绩表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