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小基金公司逆袭路径:“弯道超车”与“风口捕手”

  • 发布时间:2016-02-23 10:02:17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俊岭  责任编辑:张明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的一句话,站在乙未、丙申年之交的时间节点,再次回测过去4年来的基金业变局,更能体会这句古话的深刻寓意。

  4年前的2011年至2012年之交,资本市场正处于低谷,一向“看天吃饭”的证券基金业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净值回撤、规模缩水、人才流失。穷则思变,也正是在那年前后,一批不甘心沉沦的基金公司掌舵者,开始谋求转型路径。

  梳理过去4年的基金行业数据,上证报记者发现,天弘基金、民生加银等昔日名不见经传小基金公司,于困境中变革图新,并紧紧把握随后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基金子公司、固收基金等市场“风口”,完成了一次小基金的华丽逆袭。

  穷则思变

  “5年前,我刚来基金公司时,全行业规模3万亿,几年过去了,至今仍徘徊在3万亿。”2012年夏天的一天,总部位于北京的某银行系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流露出一丝生不逢时的感慨。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同属财富管理行业,同样服务于投资人和实体经济,基金、信托5年来“此消彼长”的迥异命运,让不少像她这样的“基金老人”茫然,但出于对基金业的热爱,她一直在坚守,而不少后来者则默默地选择离开。

  2013年,当信托业资产规模一路高歌猛进,并在当年三季度末正式跨过“10万亿”大关之际,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大牛市中一呼百应、管理资产仍徘徊在3万亿上下的基金业,多少有些落寞。

  2013年冬天的一天,记者曾参加一场第三方理财主办的财富管理论坛,在银行、信托等高大上嘉宾发言后,最后上台演讲的是一家基金评级公司负责人,他的发言主题是“基金投资与选择”,此时台下的听众已所剩无几。

  “相比市场热捧的银行理财、信托,这两年基金业绩确实黯淡很多,甚至红木、紫砂壶这样的小众投资的风头,都盖过了基金。”回想几年前出席论坛时备受投资人和媒体的追捧场景,这位负责人不由心生感慨。

  回想2011年加盟天弘基金时的往事,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坦言,作为一名基金行业的老人,在他离开老东家嘉实基金后,他曾有过一段并不成功的量化私募创业经历,但同样出于对基金行业的热爱,他最终选择了天弘这家小公司。

  如同当时排名靠前的老牌基金公司,彼时天弘基金仍延续着“靠天吃饭”的生存模式,但无法与前者匹敌的是,知名度、人才梯队、股东背景均不利于其赶超,若要在随后几年的竞争中突围,他们必须找到一条差异化的破局之策。

  是年夏天,天弘基金一则广揽电商人才英雄帖,吸引了同样思虑转型的媒体人张牡霞的目光,初到天弘的那段日子,她也曾有过迷茫,直到2013年携手阿里推出余额宝之后,才让她和其他后来者庆幸当初的明断与坚守。

  与天弘基金借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并成为首家资产管理总规模破万亿的基金公司不同,民生加银基金则选择了另一条错位竞争的策略——基金子公司。

  “过去5年,是国内基金业最不好的5年。这五年,民生加银却走了一条与其他公司都不太一样的路,资管规模逆市而上。”这是2013年底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青元说的一句话。

  回想2011年初到民生加银时的场景,万青元至今仍记忆犹新——“这里没有总经理,没有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就那么两三个人。”在对多位基金大佬的拜访和调研后,他确立了将基金公司打造为一个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构想。

  时隔4年,当我们再次回测过去几年的基金业变局,以及与昔日风光无限的信托业的“此长彼消”,难免会发出“在最困境中坚守,终有拨云见日之时”的感慨。

  “风口捕手”

  “三年,我觉得资本市场一定有机会,只要有机会,只要我们做好了准备,就一定能够上去!”在2013年底说这番话时,万青元向记者透露了当时的“三年规划”——2016年时公募排名进前20名,管理资产规模要达到1000亿。

  尽管彼时的基金业身处熊市,让万青元如此笃定看好基金业的理由是,综观全球资管市场,基金行业还是个朝阳行业,之所以过去的基金公司钟情于股票买卖上,那是因为思路没有完全打开,将来整个金融业的趋势是混业经营。

  一个月前,民生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志翔在所作的《寻找基金资管的历史方位》一文中透露,经过短短3年时间的发展,无论是从机构的数量,还是从管理资产规模考量,均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来自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8068亿元,位列基金子公司专户管理规模榜首。在蒋志翔看来,基金资管既是同业搅局的“坏孩子”,更是大资管时代肩负金融使命的“弄潮儿”。

  如果说以民生加银为代表的基金公司,抓住了基金子公司的“风口”,那么以出身草根的天弘基金则是抓住了“互联网金融”风口。在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周晓明并不讳言,其成功既有主观因素,更重要的是赶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大势。

  “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它在哪些纬度上契合到客户的需求,这个是最最根本的事情。”周晓明总结成,“余额宝”成功源于满足了互联网的“长尾”,其借助互联网手段,才使得一个普通的货币基金呈现出全新的客户体验。

  继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以来,天弘基金就被视为基金行业一批“黑马”。而在2016年新年之际,两则与天弘有关新闻再次成为业内的热点。一则是其资产管理总规模首破万亿,另一则是其代理的香港北上基金开售。

  根据天弘基金最新公布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含专项专户,其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10742亿元,成为国内基金业历史上首个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如果说首破万亿多归功于余额宝,那么刚刚上线的两地基金互认则是其走出内地的“新棋局”。

  回顾这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周晓明称,从2013年开始,天弘基金一直在思考如何满足余额宝客户群的综合理财需求,这自然包括权益类的理财需求以及全球资产配置需求,而两地基金互认正是一条能帮客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通路。

  盘点过往4年的基金业沉浮和小基金弯道超车的逆袭案例,资深基金研究人士王群航分析称,产品业绩持续性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基金产品的创新和投研、渠道等人才的引进,是上述公募公司近年来规模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