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基金十字路口争议:B类放开涨跌停限制?
- 发布时间:2015-09-11 07:50: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田燕
身处十字路口的分级基金又将何去何从?
9月10日,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王咏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分级基金新品注册叫停后未来监管政策的变化,我们很难去预判。”
王咏辉认为,经过这一轮暴涨暴跌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分级基金,以及分级B份额的杠杆属性,一旦投资机会来临,投资者更多地想到的是分级B,而不是个股。“我们了解到,一些原来做个股的投资者,逐渐开始使用分级基金作为投资工具。” 王咏辉称。
不过,一位专注于场内基金投资和交易的专业投资人士认为,毋庸讳言,目前的分级基金无论在产品设计、交易机制还是投资者适当性问题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该人士认为,在坚持平民化路线的基础上,分级基金有必要变得适度温和。包括杠杆适度并且杠杆真实、不引发股市的连锁反应、规范运作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风险等。
当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当中了解到,目前市场对于分级基金呼声最高的莫过于适当放开B类涨跌停限制区间的这个诉求。
B类放开涨跌停板呼声再起
王咏辉表示,导致临近下折时B份额高溢价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股票市场快速、大幅下跌;二是B份额由于涨跌停板的限制,使得其跌幅跟不上净值的下跌;三是A端较低的约定利率,也提升了B份额的初始溢价水平。
“特别是在股市急剧下跌的时候,B类的价格由于跌停板的限制,没有跌透,导致价格的跌幅远远落后于净值的跌幅。而一旦市场反弹,此时B类其实还应该补跌,但是被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买入了。”对此,前述专业投资人士称,“即使在正常的市场波动环境下或者在牛市环境下,B类仍存在溢价。可以说,B类的高溢价(不管是由于炒作还是由于跌停板的限制)是造成很多投资者悲剧的根源所在。”
“从我们了解情况来看,市场参与者普遍赞同取消B份额涨跌停板,或者参考权证、期权等衍生产品的涨跌停板模式。”
对此,前述专业投资人士还建议,今后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引入一定的机制来抑制B类的溢价率。例如,可以适当提高A类的约定收益率,使得A类的折价率不要那么大,那么相应的由于套利机制的存在B类的溢价率也会比较低。
“当然,控制A类的折价率还有其他的办法,比如引入三年周期的‘大折算’(AB份额都按照净值折算转化成母基份额)。”该人士如是说,“这种模式相当于给予A类三年内兑现净值的机会,改变了它的‘永续’属性,从而使得这样的A类不容易大幅折价,对应的B类的溢价率也就可以控制在低水平。”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A类的救生艇条款。比如说当A类的折价率在连续20个交易日内高于某个幅度,则启动大折算。
针对低折带来的巨额赎回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和连锁反应,该人士表示,交易所应允许母基金上市交易。母基金上市交易可以为A类投资者处理母基份额提供另一个选择。
分级基金空仓上市引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除了临近下折时B份额高溢价率带来巨额亏损引发争议以外,部分分级基金空仓上市也遭到市场质疑。
对此,上述专业投资人士就表示,作为工具性产品的指数基金,忠实复制和跟踪指数是其天然的使命。
例如,在指数大涨的情况下,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可能仅仅因为某个分级B的名称而大量买入并且明显推高其价格,而事实上该分级B对应的母基可能处于空仓的状态。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那些高价追高买入空仓分级B的投资者。
王咏辉则解释称,分级基金的建仓节奏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基金发行规模,发行规模越大,其对建仓期的要求也会更长;二是基金管理人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如果对后续市场表现相对较为乐观,建仓节奏会相对较快,反之则会采取较为缓慢的建仓策略。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最长的建仓期限为6个月,以此给予管理人充分时间完成整个建仓的过程。
不过,王咏辉也认为,对分级基金上市仓位的选择应当交与基金管理人进行决策,不应成为上市的充分条件;对于上市分级基金,在建仓期内,若其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仓位下限,应定期(如按周)披露其最新仓位及后续的建仓计划;若出现实际交易情况与建仓计划不一致,则应通过临时信息披露方式阐述建仓策略调整的原因,及后续调整的方案。
而前述专业投资人士则建议,允许基金公司尝试发行ETF分级,发挥ETF精准跟踪指数的优点。
部分建议已经在业内实际执行,比如对已经触发下折的B份额简称前增加“*”标识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