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超百只分级基金来袭 基金公司担心“踩踏”难存活

  • 发布时间:2015-04-22 07:3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牛市的来临,让分级基金站在了风口。申万菱信旗下的申万证券分级基金规模,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从去年三季度末的29.86亿份飙升至去年四季度末240亿份之上。

  资产规模的急速扩张,让基金公司年底规模座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也深深地刺激着公募基金的神经,引发业内更疯狂的跟风行动:2015年在证监会排队领取“身份证”的分级基金数量已飙升至100只之上。

  “分级基金同质化严重,市场空间容量有限,同一指数标的后发的分级基金要想生存下来,实属不易。”沪上一位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记者。

  份额扩张利器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新基金审批进度表,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共有114只分级基金申报发行,已获批10只,还有104只正在等待准生证,分级基金扩容潮已是热浪滚滚。

  刺激基金公司纷纷上报分级基金的是一组数据。申万菱信旗下的申万证券分级基金,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资产规模从去年三季度末的29.86亿份飙升至去年四季度末的240亿份之上。申万菱信在分级基金的规模也猛然扩大至390亿元。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有27家基金公司布局了58只被动跟踪指数的分级基金。“辛辛苦苦一年,还不如别人几个月的成果。”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营销人士对此感叹。

  从申报分级基金的公司来看,鹏华、银华、申万菱信、信诚、招商、富国及易方达等基金公司组成了分级扩容的大军。

  鹏华基金在去年最后一天,一口气申报了7只分级基金,涉及环保、酒类、医药卫生等诸多领域。今年2月15日,又申报了5只分级基金,选取如高铁新丝路、“一带一路”等热门主题。按照证监会现有流程,鹏华基金今年要发行的分级基金数量已达到12只。

  申万菱信基金则在今年陆续申报了以医药等为主题的3只分级基金。信诚基金已申报6只产品。

  进入2015年,易方达在分级基金的布局明显加快,1月4日申报了易方达标普500指数分级基金,不到半个月就申报了并购重组国企改革等6只分级基金,3月初又申报了保险指数分级基金。“我们公司今年以前没有布局分级基金,现在想搭建平台,今年计划发行8只分级基金。”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公司计划发行10只分级基金,目前还在积极筹备中。我们希望构建完备的产品线,从而能在各个时期为投资者提供理想的工具化产品。”沪上相关基金人士表示。

  牛市的急速扩张,成就了相应的分级基金,那么这种猛增的份额能否保持稳定呢?

  沪上一位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分级基金主要是由母基金、A类份额和B类份额三种结构组成。由于A和B份额只能在场内交易,不能够赎回,所以A类和B类份额多数时候比较稳定。且从三类份额的占比来看,场外的母基金份额占比很小。唯一导致规模缩水的,就是当A、B份额整体出现折价时,套利资金会在场内购买A和B份额,转托管至场外,进而赎回母基金的操作。

  规模扩张的同时,意味着基金公司管理费也是增收的。通常,股票型基金在首发期,除认购费均属于代销渠道外,基金公司还得将唯一的管理费分出一部分给代销渠道。据了解,对于股票型基金,银行在管理费上最少也要拿走三成,有的高达七成。

  从现行的费率结构来看,分级基金的管理费率为1%,都属于基金公司,不用分给银行。而其他基金是要给渠道激励的。“银行不喜欢指数基金,通常当做纯指数基金来卖。不过,有银行愿意发指数分级基金,目的是为收取规模扩大后的托管费。像分级基金B端的收费,往往是券商客户较多。”前述沪上基金人士如此表示。

  产品同质化严重

  “分级基金是一种很不错的投资工具,但是我现在担心的是踩踏风险,就是后面的分级基金很难存活下来。”一位资深的指数基金基金经理表示。

  所谓的踩踏风险,就是指多只分级基金跟踪同一标的,而这些分级基金有的只是在编制方法上稍有不同,有的甚至只是具体的结构条款有所侧重,同质化严重。先发的分级基金具有明显优势,而后发基金往往要面临流动性的不足,进而难以存活,成为日成交量只有1万~2万元的僵尸基金。

  目前,基金公司对分级基金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从跟踪标的和主题两方面考虑。“我们的思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跟踪指数标的,市场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像证券、银行、煤炭和有色。但是通过行业来分类,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使其股价趋同,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这类产品往往为看好行业提供工具,市场上看好证券分级基金产品就会去购买证券B。而选择主题行业分级基金,这类基金往往选择某一个主题中不同行业的股票来编制指数,作为分级基金的标的。二是产品的结构,市场上都是分成A和B,初始比例都是1:1,投资者更喜欢B类份额,A类适合保险公司,投机色彩较浓的就是私募和大户。只是在具体细节上有所差异,如A类份额约定收益方式和金额不同等。”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产品部人士分析称。

  融通基金产品开发部总监罗瑾也认为,开发分级基金时一般会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第一,标的指数的预期收益率要好,母基金及B类份额长期能有良好的业绩表现;第二,由于B类份额有期权的性质,而波动率是期权定价的核心要素,因此波动率也是分级产品设计考虑的重点;第三,分级基金能在某一段时间持续出现正向溢价;第四,分级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成交量要活跃;第五,标的指数的逻辑清晰易懂,标的指数的容量和流动性较好;第六,公司要有好的营销策划、市场推广与投资者教育支持;第七,标的指数的稀缺性与先发优势;第八,从产品核心要素细节方面考虑交易所的选择,从场外母基金销售角度考虑托管行的选择等。”

  从证监会发布的相关信息来看,目前最为热闹的行业分级基金当属银行指数分级基金:未来将有11只银行分级基金陆续亮相。目前鹏华银行分级基金已发完,富国基金正在发售。“众所周知,银行指数跟踪的标的样本容量足够大,可以多养活几只分级基金,但问题是11只银行分级基金产品也确实有些多了。相对而言,目前在证券分级基金方面有3只分级基金产品,市场流动性还是能够满足要求。”前述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

  此外,先发优势和市场推广,对基金公司同样重要。先发优势使得基金公司在产品名称上占据优势。“目前市场认识到杠杆基金的价值,证券分级基金他们首先会想到证券B,这样的先发优势格外重要。”前述产品部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业内的通行做法是,分级基金产品拿到证监会的批文后,会立刻到上市交易所去申报发行。目前是批量审批,一般就谁先报,谁先获批。

  然而,并不是所有分级基金一经推出就能获得成功,后期培养也很重要。典型案例之一,国联安基金于2010年推出国联安双喜分级基金,最高时期规模曾达到100亿元,现在只剩10多亿元。最大的问题是公司没有对分级基金给予适当地维护。“那些公司做的分级也就是今年才有些感觉,市场推广特别是对客户的教育非常重要。”一位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坦言。

  不过,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认为,分级基金的确是投资指数标的的最佳工具,但这无法体现公募基金主动配置资产的能力,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公募基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踩踏风险

  就是指多只分级基金跟踪同一标的,而这些分级基金有的只是在编制方法上稍有不同,有的甚至只是具体的结构条款有所侧重,同质化严重。先发的分级基金具有明显优势,而后发基金往往要面临流动性的不足,进而难以存活,成为日成交量只有1万~2万元的僵尸基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