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股票型基金清盘还有多远

  • 发布时间:2014-11-03 08:49: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涂艳  责任编辑:田燕

  “迷你”基金由来已久,而“硬撑门面”也是基金公司们历来选择的对应之举。然而,主动清盘这种新鲜事竟接连而来。

  笔者采访的几位“迷你”基金管理人坦承,除了要“时不时地为帮忙资金保留流动性”,还由于要遵循法律法规和契约规定的各种投资范围、类别、持仓比例等规定,想要“自如”地管理这些迷你规模基金难度很大,反而不能因为规模小而在业绩上更胜一筹。

  据了解,一只1亿元规模的基金最多可以为公司带来150万元的管理费,但是定时公平的审计、信息披露和产品资金托管等相关费用却并不因基金规模而降低。

  “不管是从各家公司迷你基金数量,还是从销售能力看,我们都没有意料到汇添富和工银瑞信[微博]会先站出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随着市场环境和业界看法的转变,也随着《基金法》的修订和监管思路的进一步放开,基金产品由审批转为注册制,原本紧俏的基金“壳”资源不再难求,基金公司终于拿出了勇气选择淘汰某些迷你基金,理顺基金的退出机制。

  公募基金清盘、退市在行业内尚属新事物,然而在海外成熟市场及国内私募基金中,基金清盘却早已成为常态。

  以美国市场为例,每一年合并、清盘的基金,几乎可以与新成立的基金等量齐观。

  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新成立共同基金580只,同年合并的基金有292只,清盘的基金则达到194只。2013年的数据则显示,当年美国市场新成立共同基金660只,同期合并的基金达到169只,清盘的基金255只。

  同样,近年来尤其是市场环境不佳时,大面积亏损令阳光私募基金也迎来清盘潮。据业内人士介绍,私募清盘主要有几大原因,包括因业绩不佳主动或被动地清盘,利用老产品账户发行新产品,及产品存续期届满。

  在权益类基金中,规模小更加利于管理人快进快出,在结构性行情中更是游刃有余,收益对基金的贡献率也更高。

  而这或许也正是为什么公募基金主动清盘的案例仅仅出现在固定收益类品种中,而仍未出现股票型基金的重要原因。

  可以预见的是,公募基金中主动清盘将成为业内常态,而权益类基金真正做出同样的选择时或许会为行业带来更大的活力与正能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