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2014货币战:美元十年颓势一朝雪
- 发布时间:2014-12-29 14:24:4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胡爱善
编者按:
2014年全球货币市场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美元涨势依旧,牛市开端才启;欧元日元则陷入量化宽松之痛;最惨烈的是卢布,下跌趋势仍难停止;而走过升值周期的人民币又忙着四处突击。2015年全球市场被埋下众多变数。
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很好地形容了国际货币市场上此起彼伏的波动。2014年,伴随着乌克兰冲突的持续发酵、大宗商品繁荣期退潮、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等事件,外汇市场一扫前几年的低迷,开始蠢蠢欲动。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当美元走出十年一遇的牛市行情时,日元和欧元却因为通缩魔咒而跌跌不休。年末,卢布更是上演了惊险的跳水行情,为新兴市场货币今年的颓势写下了最深刻的注解。
当世界主要货币都在波动之时,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却走得顺风顺水。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连下八城”分别攻克新西兰、瑞士、俄罗斯等国家,与对方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为建设覆盖全球的人民币离岸中心铺平了道路。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火热以及英国发行人民币国债的里程碑事件,都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正迈入新的起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美元的表现曾让分析师惊叹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好时光,卢布的雪崩也让俄罗斯人民重新体会了1998年金融危机的寒意。金融市场的变动总是见之于微末,2014年全球货币市场,或许正在扇动那只蝴蝶的翅膀。
美元:十年颓势一朝雪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14年的美元表现,那就是——“强势”。12月24日,美元指数突破90大关,创下自2006年4月以来的最高纪录。2014年全年,美元指数涨幅更是高达10.9%,笑傲全球。
事实上,美元的强势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自从去年美联储释放退出量化宽松的信号之后,一场大规模的资本迁徙由此展开,热钱呼啸着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一些机构甚至预测美元将迎来上世纪90年代时的升值态势。
“时光回到上世纪90年代,美元受到两大主要因素的支撑:强劲的美国经济增长以及新兴市场极端的脆弱局面。”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alvin Tse和Dara Blume在报告中分析指出,“在当前环境下,我们相信以下三大关键因素将决定美元是否能够展开数年上升趋势,即美国经济增长水平、美国经济增长的组成部分以及新兴国家的去杠杆化。”
而美国经济的复苏比外界预计的更为迅速。美国商务部公布称,第三季度美国实质GDP的环比年化增长率为5.0%,与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好表现持平,超过此前公布的初值3.9%,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高于此前预期。
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也出现了大幅下跌。与危机时期高达10%以上的失业率相比,2014年全年美国全国失业率维持在6%以下。
强劲的经济表现使得美联储最终决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10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在10月份完成最后一轮150亿美元购债活动后,将不再进行此类活动,这意味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时6年,先后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宣告结束。
退出QE的靴子落地之后,市场已经在猜测美联储何时准备加息。美联储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中,以“耐心”取代了“相当长时间”的措辞,这意味着美国加息的“信号弹”已经升起。道明证券首席汇市策略师奥斯本表示,美联储同其他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愈发背离,此举有望继续推高美元。
此外,2014年笼罩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地缘冲突阴影也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使得美元成为最理想的避险资产。John Hancock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Daniel Janis表示:“我们预计现在还只是美元多年牛市的开端。”
卢布:打莫斯科保卫战
与美元的强势相比,2014年最“悲惨”的货币非卢布莫属。进入今年12月以来,俄罗斯卢布出现“跳水式”的暴跌。卢布兑美元汇率一度突破80元大关。
为了阻止卢布雪崩,俄罗斯央行打响了“莫斯科保卫战”。12月16日,俄罗斯央行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加息650个基点,将关键利率从10.5%大幅上调到17%,这是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以来央行最大幅度的加息。
眼看着大幅加息无法挽救卢布的下跌,俄罗斯央行开始动用外汇储备大举购入卢布以干预汇市。11月以来,俄罗斯央行累计干预汇市12次,总规模超过90亿卢布。
此外,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也在本月19日紧急通过一项法律草案,向该国银行业提供高达1万亿卢布的资金援助。目前,俄罗斯央行已经对一家中等规模的银行Trust Bank提供最多300亿卢布的资金援助,以避免该银行陷入破产境地。
加息、抛售外汇、救助银行……所有能做的一切都做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召开记者会,强硬地表示这不是货币危机,并称卢布将最终反弹。
俄罗斯的紧急救市举措最终取得了成效,卢布已经暂时停止了跌势。但俄罗斯也为此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丹麦银行表示俄罗斯经济在2015年可能会萎缩7.9%。此前,丹麦银行预计俄罗斯经济将萎缩1.8%。
而卢布的危机也还远没有结束。事实上,从今年6月份开始,卢布就出现了下跌的行情,而此时正是国际油价下跌的开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累计跌幅已经高达50%——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约为每桶60美元。而在过去四年间,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100-115美元。
尽管如此,OPEC组织依然决定将原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不变。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阿里·纳伊米更是表示,即使国际油价跌到每桶20美元,沙特也不会减产。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其过半的财政收入皆依赖于油气出口。石油价格的下跌显然会进一步打压卢布。Renaissance Capital经济学家Oleg Kouzmin表示,“俄罗斯对卢布支持的成功取决于油价以及制裁的时长。在目前60美元油价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欧美不进一步加大制裁,卢布中期可能处于50上下。如果民众大量抛售卢布,那卢布下跌的幅度可能无法估量。”
日、欧元:宽松之后连着痛
当美联储宣布退出持续了六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之时,日本和欧元区央行却不断加码货币宽松政策,以期刺激经济回暖。
如果说美元是2014年最为强势的货币,那么日元的贬值幅度则可位列全球主要货币之首。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突破120的关口,创下7年来的新高。2014年全年,日元贬值高达11.27%,甚至超过了巴西雷亚尔的贬值幅度。
而究其原因,在于安倍经济学射出的“量化宽松”之箭。自2012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以来,其主导的货币宽松政策使日元贬值超过30%。截至今年10月底,日本央行通过购买债券为日本银行系统注入了高达80万亿日元的流动性。
安倍经济学的本意是为了改变困扰日本长达15年之久的通货紧缩,然而不断走低的日元并没有挽救疲软的日本经济。自今年4月份将消费税提高到8%之后,日本GDP连续两个季度陷入衰退。为此,日本央行下调2014年GDP增速预期至0.5%甚至更低,而在7月时这一数据为1.0%。
与日本一样面临通缩困境的还有欧元区。目前,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只有0.3%,远远低于欧央行2%的目标。为了防止欧元区陷入通货紧缩的漩涡,今年6月初德拉吉宣布实施负存款利率,以期释放更多流动性,为市场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
自此之后,欧元进入下行通道。今年5月,欧元兑美元汇率曾逼近1.4的高位,如今与最高时相比大幅下跌1700点,全年欧元贬值9.69%。
尽管欧元“跌跌不休”,但欧元区实体经济的复苏依然不尽如人意。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表示,欧洲央行的降息空间已经用完。这意味着货币传导机制已经失灵,资金难以充分进入实体经济。
为了提高物价、刺激增长,今年9月和12月欧央行推出了两轮TLTRO(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但数据显示多数银行对此并不感兴趣,两轮TLTRO过后,欧央行向银行机构放出的贷款规模只有2126亿欧元,低于市场的预期。
西班牙ESADE商学院院长Alfons Sauquet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西班牙企业主非常害怕背上更沉重的债务。“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下一轮经济危机开始之前,尽可能地减轻之前欠下的债务。”
两轮TLTRO规模不及市场预期,再加上近期国家油价的持续下跌,外界普遍预期欧央行将于明年一季度推出“欧版QE”政策。在此预期之下,欧元的跌势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新货币”:失血严重待救援
2014年,新兴市场货币延续了上一年的颓势。无论在非洲、拉美、东欧还是亚洲,放眼望去新兴市场已经“血流成河”。
这是一场由石油暴跌和和美联储加息渐近而引发的“灾难”。今年以来,大宗商品的繁荣期正在退潮。从原油到工业金属,从农产品到铁矿石,大宗商品暴跌对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首当其冲的是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2014年,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汇率下跌了10.75%,阿根廷比索累计下滑了23.77%。此外,墨西哥比索也已降至逾四年以来最低水平,下跌幅度为11.71%。
依赖石油出口的委内瑞拉更是陷入了债务违约的危机之中。根据委内瑞拉央行数据,目前委内瑞拉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规模超过1100亿美元。由于油价大跌,委内维拉的外汇储备降至11年来的最低点,仅为210亿美元,相当于2015年和2016年到期债务的金额。
而另一些新兴国家则是因为过于依赖进口,导致经常账户逆差极大难以承受美联储加息的冲击,其中包括土耳其、南非和巴西。在过去一年内,南非兰特兑美元汇率跌幅接近10%。
同样不堪一击的还有马来西亚等外资占比极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在马来西亚,外资与本国政府债务之比已达30%。美元上涨以及美联储紧缩银根削弱这些国家偿债的能力,可能导致信贷前景恶化。
全球油价下跌引起的市场波动是如此强烈,令人回忆起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与当年相比,新兴国家拥有了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更充足的外汇储备。然而,经济学家已经告诫人们:金融危机的到来往往比人们预期的还要晚,但崩溃一旦开始,其速度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为了挽救本国货币,新兴市场国家纷纷祭出了杀手锏——加息。自2013年4月以来,巴西央行已经连续11次提高利率,以抑制当前通胀上扬的趋势。巴西央行表示,如果未来通胀仍得不到控制,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
但短时间内过快的加息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让政府陷入两难境地。今年年初,阿根廷央行大幅上调基准利率,并分两次把短期国债利率从20%提高至30%。此举抑制了阿根廷比索的加速贬值,但也对信贷市场带来了副作用。最明显的是商业银行惜贷严重,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受到严重影响。10月,阿根廷央行行长卡洛斯·法夫雷辞职,凸显政府内部“遏制通胀派”和“经济增长派”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4年前,巴西财长首次用“货币战争”来形容西方国家输出大量资本,导致新兴市场货币蒙受升值之苦。如今,西方资本大量撤出新兴市场,更是让这些国家感受到了货币贬值之痛。
人民币:步步迈向国际化
进入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其中一大亮点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迅速发展。
在欧洲,今年中国已经与英国、德国、卢森堡、法国分别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英国、德国和法国还分别获得8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额度。由此欧洲已经形成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四足鼎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格局。
在亚洲,香港和新加坡依然牢牢地把持着世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前两把交椅。而韩国争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野心也不容小觑。今年以来,韩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可谓“四箭齐发”:一次性达成人民币清算行、RQFII试点、人民币投资产品发行并探索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
2014年以来,中国央行分别与新西兰央行、蒙古央行、阿根廷央行、瑞士央行、斯里兰卡央行、韩国央行、俄罗斯央行以及泰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共计8500亿元人民币。自2008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经与28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累计金额超过3万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为打造覆盖全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铺平了道路。
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另一大亮点是人民币投资产品日趋丰富。进你那以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在全球遍地开花,这些债券在各自的地区有极具特色的名字:香港的点心债、台湾的宝岛债、法兰克福的歌德债等。
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为271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发行总额。惠誉预计今年四季度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将达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全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将达420亿美元,将比去年翻一番。
此外,除了离岸人民币债券,新加坡交易所(新交所)自2014年10月20日起正式推出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和人民币/美元期货合约。上市首日交易活跃,交易量突破10亿元人民币。
今年10月14日,人民币国际化更是迎来里程碑式的事件。当天,英国政府成功发行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三年。市场认购共吸引了85笔认购单,总认购金额约为58亿元人民币,投资者中包括各国央行、银行和基金公司。
这是首只由西方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主权债券,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更重要的是,此次英国政府发行的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将直接注入英国的外汇储备池。人民币成为英国外汇储备货币之一,意味着人民币已经走上国际舞台,开始发挥人民币的储备和投资功能,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