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收藏 > 收藏新闻 > 正文

字号:  

邯郸临漳东太平汉墓是曹操墓吗 专家:只是猜测

  • 发布时间:2016-03-30 09:43:18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彬  责任编辑:田燕

  原标题:邯郸临漳东太平汉墓是曹操墓吗 专家:只是猜测

  

  

黄浩绘制的临漳版“曹操墓地图”。

  

  

临漳县地方志主编黄浩长期从事曹魏文化研究工作。

  

  

乾隆三十五年《彰德府志》里的“临漳县地舆图”。

  新闻到底

  新闻闪回

  《临漳现清代地图 上面竟标有“曹操墓”》

  近期临漳县发现一张清代乾隆三十五年地舆图,图中习文乡一带竟然标注有魏武帝陵“曹操墓”。

  近日,邯郸市临漳县惊现一张清代临漳县地舆图,图中标明魏武帝陵“曹操墓”位于该县习文乡一带,同时当地还曾出土过相当于丞相级别的6个汉代陶鼎,这一重大发现很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曹操墓”在沉寂多年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张临漳版的“曹操墓地图”从何而来,陪葬物品规格极高的墓葬主人是否与曹操有关,记者昨日深入临漳县采访。

  清代“临漳县地舆图”源自《彰德府志》

  临漳县古称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北方枭雄袁绍占据邺城,并营建王都统一北方,所以邺城也是曹操实现人生理想、成就一方霸业的发祥地。明清时期,临漳县属河南省彰德府(今安阳市)管辖。

  临漳县地方志主编黄浩长期从事曹魏文化研究工作,对“曹操墓”有着浓厚的兴趣。去年5月份,他在翻阅一位居民收藏的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彰德府志》时,惊讶地发现里面印有当时的“临漳县地舆图”,随即复印下来进行研究。

  黄浩说,这张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的“临漳县地舆图”早已泛黄,边缘多有破损,但大部分字迹清晰可见。图中标注的知名景点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以及村庄、河流、墓葬等,和现在的地图基本吻合。

  “曹操墓”和其儿媳“甄后陵”都在图中

  据了解,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又称魏武帝。

  黄浩激动地说,这张清代地图的最大的亮点是在习文乡一带标注有曹操的墓葬“魏武帝陵”。他经过实地考察、核实,还根据清代地图亲自手工绘制了一张现代版的“临漳县地舆图”。 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首张标有“曹操墓”准确位置的地图。

  在地图中,除了“曹操墓”外,还有魏文帝曹丕的妾室甄夫人之墓“甄后陵”,以及曹操的老对手袁绍的墓。

  习文乡出土过“丞相级别”的陶鼎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

  黄浩结合清代临漳县地舆图,通过查阅邺城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经反复研究、分析后,认为“魏武帝陵”很可能在临漳县习文乡一带。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与41年前习文乡东太平村出土了大量汉代文物有关。

  临漳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原文物保管所所长王福生回忆说,1975年,习文乡东太平村群众在村南农田平整土地期间,意外挖出了一些陶器,由于挖掘过程中地下大量透水,遂立即用土回填。

  田间挖出“宝贝”后,县里通过大喇叭广播宣传,群众陆陆续续将存放在家里的文物交给了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经过认真清点,收上来60多件陶器。当时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部门,只有一个文化馆,所以文物的详尽情况没有记录下来。

  记者在临漳县邺城博物馆看到,习文乡东太平村汉墓出土文物主要有六件陶鼎、一件陶尊、一件陶龟,以及众多不同颜色的陶罐、陶碗等。

  王福生告诉记者,陶鼎为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炊器,大多为圆形,有的有双耳,带盖。战国至汉代多作随葬冥器,汉代以后消失。

  “按照汉代礼制,天子陪葬为九鼎,丞相是七鼎,封侯用五鼎,地方重要官员依据级别采用一或三鼎。”王福生认为,一个墓葬中发现六件品种、样式相同的陶鼎,说明东太平村汉墓的主人身份、地位十分显赫。

  “东太平汉墓”疑似“曹操墓”

  临漳县习文乡东太平村很早以前叫焦家谷驼,相传清代皇帝南巡路过此地,闻此名认为不祥,遂改名为太平。因为有东西两村,此村位于东部,故名东太平。目前东太平村有1400余口人。

  黄浩对于村里出土的文物有着全新的见解,清代地图标注的“曹操墓”在习文乡一带,《三国志》也记载着曹操葬在邺城郊区西门豹祠附近,而习文乡东太平村距离西门豹祠只有一公里左右。曹操在世时官居丞相,六件品种、样式完全相同的陶鼎(估计还有一件仍在墓葬中或流失于民间)乃其墓葬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可大胆推测“东太平汉墓”高度疑似曹操墓。

  黄浩说,明代崔铣《邺乘》也曾记载:“西陵即高平陵也,在县西南三十里。”习文乡东太平村正位于临漳旧县(今县小庄)西南约30里,“曹操墓”位置恰好与清代乾隆年间“临漳县地舆图”一致。

  专家称清代“曹操墓地图”是一种猜测

  尽管清代“临漳县地舆图”将“曹操墓”标注在了临漳县习文乡一带,而且东太平村紧邻西门豹祠,又于1975年出土了6件代表丞相身份的冥器陶鼎,有关文物专家却对这些消息没有产生浓厚兴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汉唐研究室主任、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首先“曹操墓”的准确位置自宋代后就已无人知晓,清代地图中的“曹操墓”无非也是一种猜测,只能姑且听之。

  “东太平汉墓”至今迷雾重重

  那么,专家学者又是怎样评价41年前村民发现的“东太平汉墓”,相关资料中有无记载墓葬的准确位置、结构以及规模呢?

  朱岩石告诉记者,邺城考古队进驻临漳县以来,几乎不了解1975年习文乡东太平村汉墓的情况,至今也没有找到过相关的资料或见证人,只是看到了一些出土文物,至于大墓的准确位置、内部结构等还是一个空白。

  朱岩石坦言,不少人依据清代地图和七个陶鼎猜测“东太平汉墓”系魏武帝陵“曹操墓”,并建议考古界进行发掘,尽快揭开真相,这在目前不太现实。因为邺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户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墓葬的发掘必须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

  曹操“丧葬从简”反而平添历史繁杂

  邯郸市有关人士认为,邺城(今临漳)在曹魏时期作为曹操集团的大本营,辖区涵盖周边的安阳县、磁县等地,只是新中国成立后,临漳县与安阳县分别划归河北、河南两地。

  通过各个时期的考古发现,“曹操墓”位于曹魏时期邺城辖区内已没有争议,只是河南安阳县的“西高穴大墓”以及河北临漳县的“东太平汉墓”都缺少最有力、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所以曹操身葬何处至今依然是个难解之谜,坊间乃至学术界自然也是议论纷纷。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成想“简办”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