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收藏者的7个心理误区:轻易相信讲故事
- 发布时间:2014-09-26 08:28:54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孙朋浩
收藏秘笈:谈收藏者的7个心理误区
目前中国的文物收藏大军正在日益扩大,同时,与其伴生的文物作假队伍也在不断扩展,制假水平不断提高,造假手段不断翻新,致使假货泛滥。加之历代作假文物依然在社会流传,境外仿造的假文物在相继流入,致使赝品充斥市场,真假难辫,给收藏者带来极大的困惑。因而,如何避免收藏赝品已成为收藏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我在琉璃厂做文物鉴定多年,有幸接触全国各地以及境外的收藏家,在鉴定工作中,每天都要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千差万别、纷纭复杂,归纳起来还是有规律的。不断地收藏赝品的原因不外两大类,一是眼力问题,一是心理问题。眼力问题是鉴赏经验、专业知识、文史知识的综合,属于文化修养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这里不作探讨。本文仅就心理问题说一些粗浅看法。
历代文物庞杂绝妙,隽永超然,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艺术的菁华。欣赏文物使人入神超妙,宁神静志,自古以来,艺术品的欣赏被视为最高的审美活动之一。又因为文物能激励志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甚至有人认为可以辟邪驱吉,消灾纳福,所以收藏活动被人们视为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封建社会,因为帝王的权利最大,财力最厚,所以他是最大的收藏者,皇宫集中了最精美、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收藏者必须具备有闲,有钱,有学问三大条件才能胜任。所以古代还有一些知名的收藏鉴赏家,多为士大夫。古人的收藏是轻松的,在赏玩、品味艺术品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陶冶性情。有些画家、书法家因为有幸接触到古代名家、大家的真迹,在观赏中意与古会,在揣摩中汲取营养,而后学问为之大进,技艺随之增长。
人们都说现在的人比较浮躁、急功近利,说得没错。这种品质表现在收藏活动中更为明显,更为典型。多数人将收藏作为投资手段与买股票和购商品房等同起来,期望藏品保值和升值。也有人为了标榜身份和炫耀财富而购买一些古董。更多的人纯粹为了盈利,头天买了第二天就卖,根本谈不上收藏二字。由于上述动机,必然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为了说明问题,我讲一个真事的故事。二○○二年夏天,有两位收藏家,脚前脚后来到我的工作室。第一位姓徐,拿来四件青花瓷器,一坐下就说:“刘老师,今年我运气特好,捡漏捡到了几个元青花,我仔细研究了,没有问题,请您确认一下。”我看了一眼几件瓷器,笑而无言。凑巧,另外一个姓史的朋友也来了,打开密码箱,拿出两件斗彩瓷器,我看了之后,没有表态。这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破例让他们互相鉴定。理由有二:一,因为两位都经常到我这里鉴定,彼此了解,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二,我知道两位的水平,他们完全有能力鉴定(对方的)藏品之真假。他们听了我的话,当然都很高兴。史先生仔细地看了桌子上摆着的四件“元青花”,肯定地说:“这几件都是赝品。”他从器形、绘画、青花发色、铁锈斑几个方面说出假的道理。然后又将瓶子翻转过来,看了圈足,补充了自己的意见。徐先生听了却不以为然。他坚信这几件是真的元青花,来到这里抱有很大希望,目的是得到我的肯定。史先生的话,他当然不能接收。徐先生问我:“元青花对不对?”我没有说话。我说,先请徐先生鉴定史先生的两件成化款的斗彩鸡缸杯。徐先生很认真地看了那两件东西,然后说是新的。当然他有充分的理由,从釉色、绘画、款识等几个方面讲,说得很专业很到位。史先生自认东西到代才花重金买来,当然不能接收。他们请我说说看法。我郑重地肯定了两个人的意见,并系统做了补充。最后两个人心服口服,承认自己的东西是新仿制的。
为什么自己的刀,不能削自己的把?这件事这说明什么问题?起码说明两个问题:一、很多买赝品的人,并不是没有鉴定能力;二,鉴定能力在一定的心理条件下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为什么看别人的东西那么理智,看自己的东西就糊涂了呢?左右收藏家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利益驱动。
正因为收藏受利益驱动,在购买藏品的时候容易走进误区,下面从几个方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