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理财 > 财富生活 > 正文

字号:  

同学聚会变“鸡肋”?个人隐私被问个底儿掉

  • 发布时间:2016-02-15 16:47:2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孙乐琪  责任编辑:张明江

  同学聚会:个人隐私被问个底儿掉

  回家过年,同学聚会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必选”项目。大家同坐一堂,举杯共饮、互掸征尘,回忆过去的点滴、聊聊现在的变化。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本该纯净的同学聚会也变了模样,成了不少人眼中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一块“鸡肋”。

  话题躲不开感情和收入

  “我真后悔,没在衣服上印一句话:‘在现代社会,感情状况和财务收入都是个人隐私。’”在北京已经工作了一年半的小孟早就期待过年回家时能跟几位一同长大的家乡密友“例行”叙旧了。但今年的聚会,却让小孟在温暖之余,还有些尴尬。

  原来,这几位同龄好友在过去的一年里相继开始工作,并陆陆续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个月工资多少啊?”“年假几天啊?”“那么辛苦干吗不回家啊?”……小孟发现,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话题已经融入不了朋友们的语境了。而最让还在单身的小孟尴尬的,还要数“闺密”们轮番的“情感教育”。

  “转眼27了,再不找可真耽误了!” “你是不是受了什么挫折不愿意找啊?”“一个人在外面,真是怪可怜的。”……小孟发现,“还没遇见合适的”这个诚恳的理由并不能满足“闺密”们的“好奇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局面令她有点难堪。

  “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在自我完善中也能获得满足感”,然而对于“闺密”们来说这并不值得信服。“看到她们流露同情的眼神,我还真有点泄气。”

  安静地沦为“背景墙”

  “每个班级都有活跃的分子,也有沉默的学生。我作为后者,觉得自己不适合参加同学聚会。”刚刚从美国飞回来过年的刘默感觉把宝贵的探亲时间花在高中同学的聚会上,有点不值当。

  上高中的时候,班级里就分成了气候不同的两个分区,“善于交际、喜欢表达的同学总是离我们这些‘书呆子’远远的。”那时,刘默在同学眼里是个比较“特”的姑娘,说话声音小、动作总是有点僵硬、喜欢画画不爱闲聊……久而久之,爱说爱笑的女孩子们总是和她保持距离。

  后来,刘默特别争气地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又来到美国专攻大家眼里“洋气”的设计专业。但在这次久违的同学聚会上,她的处境并没有因此好转。“活跃的同学推杯换盏,我和另两个同样木讷的同学坐在角落里,像看戏一样成了‘背景墙’。”

  刘默认为,在这世界上,有的人适合聚会,有的人不适合,都是合理的存在,不必勉强。

  在饭桌上拓展“人脉”

  大年初五,小林兴致勃勃地赶赴了一场事先约好的同学聚会。酒过三巡,她悄悄拉着高中最好的朋友小杨离开了宴席,“大概也不会有人介意我的提前离席吧。”

  高中60人的班级,这次聚会来了二十多人。大部分人从大学开始就鲜有联系,此刻却彼此询问老同学的发展现状。“职位、领域、工作单位,感觉不少人都在心里架起了一杆秤,在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领域工作的同学之间往往分外热络。”这种情形让小林感觉有点不舒服,“我觉得有些同学是带着拓展人脉的包袱来的,让这顿饭吃得有点‘不够单纯’。”同时,小林也有些疑惑:高中三年都没深交的情谊,一顿饭能带来什么转变呢?

  “我时常会想起,我高三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有些哽咽地说,‘同学们,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同窗情谊,希望你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曾和你们走过一段艰苦征途的面孔。”追忆往事,小林颇有些感触地说,“为了留住那些‘闪亮的日子’,以后还是别叫我去参加同学聚会了。”

  孙乐琪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