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理财 > 财富生活 > 正文

字号:  

北京"西城大妈"提供破案线索有功 警方奖励达56万

  • 发布时间:2015-07-13 09:39: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池海波  责任编辑:张明江

  原标题:西城大妈今年发现72条涉恐信息

  大妈在西城群防群治力量中占到了七成

  随着多名网络大V、明星艺人嫖娼、吸毒因群众举报而被警方抓获,神秘的“朝阳群众”也被戏称为“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事实上,在首都数以万计的群防群治力量中,“朝阳群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北京的每个区县都活跃着这样的志愿者队伍。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了群防群治力量样板辖区西城区,在西城区7万余群防群治力量中,独特之处在于超过七成的成员都是大妈。随着城市功能的疏解,很多老居民早已外迁到远郊区县,但是每次遇到重要日子,很多“西城大妈”还要回来值班站岗,既是志愿服务社区,也可以和老街坊聚聚。

  数万“西城群众” 其中七成是大妈

  西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城区,在50平方公里的地域中,活跃着大约7万余群防群治力量。“7万人中有5万余人都是实名注册的治安志愿者,其余的则包括了小区里的部分停车员、巡防队员、单位保安甚至是保洁员。”西城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静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这些群防群治力量在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现可疑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向警方提供线索。

  王静告诉北青报记者,“西城群众”的年龄多在58岁到65岁之间,女性人员占到了七成的比例。在各个街道上,配备红袖标、红马甲或小红帽的治安志愿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7万余人的团队力量并非一团散沙,如何分工却也是一件十分精细的计划。五万余人实名注册的治安志愿者,在加入社区群防群治力量之处,便已经明确了各自的岗位分工。

  西城区综治办在发动志愿者时,便按照巡逻、宣传、守护岗、安全检查等十个不同的岗位,按照志愿者个人的性别、年龄和体力等特点量身订制了个个不同岗位。在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之外,剩余的群防群治力量也根据各自所在的岗位不同承担着自己的职责。例如,加入了群防群治力量中的停车管理员,在街面收费停车时,也会对可疑车辆的情况予以关注,而社区或单位里的专职保安,则更多的是发现自己负责区域中疑似盗窃的可疑人员进行辨别。

  此外,西城区综治办还为大家配发了一本《随身手册》。橘黄色封面的手册有巴掌大小,方便大家随身携带,22页的内容中,囊括了志愿者们平时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应对措施。其中,有关“发现哪些线索可以报警”的内容中,就包括了七种可疑人员、三种可疑物品和三种可疑事件的分类。同时,为了方便可疑情况的迅速汇报和第一时间得到处置,西城区28个派出所的报警电话也都一一列明。

  重要信息线索奖励

  四个月发放了56万元

  今年4月下旬,福绥境派出所辖区紧邻西二环的一个高档写字楼内接连发生手机、现金被盗案件。派出所通过走访及调取案发地周边监控录像,锁定了一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随即开展案发地周边群防群治力量的布控,将嫌疑人体貌特征向每一位社区里的治安志愿者和各类信息员进行通报。几天之后,官园社区民警李红卫接到信息员举报,在一家公司的办公楼内,有一名男子形迹可疑,派出所立即部署周边警力赶到办公楼里将犯罪嫌疑人控制。

  由于年长的女性在群防群治志愿者中占的比重最大,基层民警也将这个群体戏称为“西城大妈”。根据西城警方的通报,今年上半年,西城辖区内的重点场所未发生吸食毒品的案件,上半年西城警方所破获的225起吸贩毒案件中,仅有5%左右的案件是发生在西城辖区内,这与多年来“西城大妈”的群防群治组织工作有很大关系。

  根据西城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西城辖区的信息员收集各类情报信息11937件,违法犯罪线索567件。“西城大妈”提供的情报、线索直接支撑了打击破案工作。刑拘188人,治拘819人,破刑事案件165起,治安案件558起。

  在2014年,全区重大情报信息线索242条,累计发放奖励金额16万余元。纵观2011年6月至2014年,奖励了3083人次,发放奖金209.8万余元。目前,西城警方已将奖励工作常态化,确定专人负责,月奖励机制得到很好的落实,对反映的重要线索,做到一事一奖、一案一奖。仅今年前4个月,警方就对信息员提供重要信息线索奖励753人次,奖励金额达到56万余元。

  外迁别处的老姐们

  借回城站岗聚一聚

  治安志愿者对社区的服务,更多的还有一种对“家”的情感。因为城市发展,不少已经外迁的居民,和原来的老街坊、老姐们儿聚一聚很难,回城参加治安志愿服务也成了她们相聚的一种方式。

  目前,金融街街道已经吸纳了国家大型金融机构和能源、通讯、保险等企业总部上百家。很多曾经居住在大杂院里的居民也迁出了社区。24岁就开始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如今已经50岁的金融街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段新宇说,遇到重要安保任务,这些大妈总是要回来值班站岗。

  “我都已经50岁了,每次接到大爷大妈的要回来的电话都还称呼我小段,感觉挺亲切的。”段新宇说,随着城区改造,社区里近2000名治安志愿者中,有不少都搬到了大兴、通州、天通苑和回龙观等地,可是每次需要志愿者的时候,大家都会主动致电要求回来排班巡逻。

  今年79岁的崔才英大妈原来家住三十五中旁,因为拆迁改造她搬到了城南。2009年老伴去世后,崔才英老人独自生活,她没有特殊爱好,除了偶尔在家画上几幅画外,她对广场舞、社区健身等活动都不感兴趣。作为原来二龙路社区的治保积极分子,每到重大节日期间,她总要提前打电话到社区,询问排班情况并主动要求继续参加社区巡逻。

  “因为我家附近堵车,每次去巡逻我得提前一小时出门,坐40多分钟的公交车回西城的社区。”崔才英说,上午巡逻结束后她再返回家中休息,下午再坐车回二龙路参与巡逻。在崔才英老人眼里,二龙路社区是自己的老家,作为“家人”的她应该为社区治安工作,而且在巡逻中,多日不见的原来的老街坊、老姐们儿戴着红袖标、红帽子一起巡逻,既服务了社区,又联络了老姐们儿之间的感情。

  当年的小脚侦缉队

  如今已经成功转型

  提到“西城大妈”,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多年前就已闻名的“小脚侦缉队”。在北京,一直就有群防群治的传统,当年的“小脚侦缉队”多为治保会这样的组织下的治安积极分子。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年的治保组织已经名存实亡,群防群治力量也成功转型为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志愿者队伍。如何科学地组织分配“西城大妈”进行巡逻和走访,也成为相关部门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西交民巷社区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的东南端,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聚集区,全社区255个大杂院星罗棋布。曾任西交民巷社区民警,如今已是西长安街派出所副所长的张磊向北青报记者坦言,“十年前刚当驻区民警时,觉得大杂院跟迷宫一样。”

  西交民巷社区为每个大杂院都绘制了平面图,连下水道和树木花草都清晰标注。255个大杂院实行“微网格管理”,每个微网格还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统计了每个居民的信息。翻开档案,大杂院里每家门朝哪开、哪里有电表箱、哪里有地下井盖甚至哪里有养鸡笼都一目了然。设置的“楼门院长”也是“格长”,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据张磊介绍,每一个“网格”内都有独立、详细的台账。对于重点关注“网格”,民警和社区里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去摸排检查一两次。一个新租户入住后不出三天,个人信息就能出现在社区图表上。在社区内,350名“楼门院长”及“信息员”分成不同班次,每天都要巡查社区5个小时。从2014年建立“网格”至今,西交民巷社区实现了“零发案”。

  2014年7月11日,张磊接到河北警方的协查通报,称一名涉嫌招工诈骗的嫌疑人王某在逃,而他的户籍地正是西交民巷社区。张磊调查资料发现,嫌疑人户口登记的原地址已经拆除,但原来院子的原始数据还都在。民警找到该院“院长”。“院长”很快反馈王某可能居住在角门附近。通过这一线索,民警当天晚上就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前后不到12个小时。

  万余条反馈线索中

  扫出72个涉恐信息

  西城公安分局人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王浩告诉北青报记者,根据警方的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区共有群防群治社会面防控力量7.5万人,其中义务力量达到了6.2万人。7万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需要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牵头人,而西城区256名社区民警,则成了这支保卫小区平安队伍的中枢大脑。

  “去年7月,我们对全局社区民警、信息员进行过系统培训,今年5月还对全区19个户籍所主管所长、社区警长进行小教员培训。”王浩说,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各单位要发挥小教员的骨干作用,围绕两大安保需要,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加强对社区群防群治力量的补充完善,加强对重点信息的识别收集,保证每名信息员都非常清楚如何收集各类信息。

  在今年的6月中旬,西城警方还组织社区民警进行考核。先后组织了19个派出所的256名社区民警进行业务考核工作。考试分ABCD四类考卷。通过考核,各单位对信息员发动和组织工作更加专业化,社区民警的业务技能水平也得到提高,信息员服务安保工作的效果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确保重大安保和节日期间绝对安全,西城分局的民警加强组织动员,组织派出所动员群防群治力量450万人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成效。2014年以来,社区民警通过专业化的组织和发动,使群防群治队伍更加稳定,信息质量也持续上升,在今年通过群防群治力量搜集的万余条线索中,涉及反恐类的信息就达到了72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