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理财 > 财富生活 > 正文

字号:  

买东西靠刷脸不再是梦:以后剁手都不够

  • 发布时间:2015-05-09 09:31: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燕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的相貌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马云首次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示了刷脸支付,不由地让人惊呼以后“剁手”都不管用了!

  “刷脸”付款不再是梦想 马云[微博]德国首秀刷脸支付

  阿里巴巴[微博]集团董事长马云:这是一张在网上卖20欧元的纪念邮票。我现在要把它买下来。怎么买呢?我们按下“购买”,这是人脸识别支付,成功了。

  把脸凑近,“滴”的一声,就完成了付款。这种只有在《神盾局特工》等美剧里才会出现的场景,马云在刚刚结束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也酷炫了一把。他向在场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副总理马凯,演示了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而为了证明刷脸支付有效,马云还特地为默克尔总理从淘宝网[微博]上“刷”出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这位中国互联网大佬在送礼物的同时,也让全世界都认识了支付宝[微博]的这项新技术:刷脸支付。

  

  

马云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演示刷脸支付功能

  那么刷脸支付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在位于浙江杭州的蚂蚁金服,有一支专职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团队,他们被称为“柒车间”。团队负责人陈继东告诉记者,Smile to Pay扫脸技术其实就是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取代传统密码,能达到超过99%的识别率。比如,就在马云刷脸时,后台验证需要处理大量来自面部的数据信息,包括结构、五官以及肌肉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从而来比对识别“是不是马云”。那么人脸识别技术到底会应用在哪些方面?是不是不久之后大家就可以刷脸付钱了呢?

  

  在马云刷脸时,后台验证需要处理大量来自面部的数据信息,包括结构、五官以及肌肉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蚂蚁金服柒车间负责人陈继东:有支付宝还有一些金融的场景,比如我的证券开户,未来的银行开户,以及在一些比如说我需要验证你身份的场景下,都可能会用到这个技术。

  陈继东告诉记者,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热衷,最主要是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作相应的技术储备,目前相关的具体产品正在筹备中。刷脸支付的正式面世,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不过,就在阿里巴巴内部已经开始试用“刷脸打卡”了。

  提示音:缓慢点头,眨眼,缓慢转头。

  陈继东:好,完成了。

  

  

阿里巴巴内部已经开始试用“刷脸打卡”了

  同样是嗅觉灵敏的互联网巨头,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也在抢着“刷脸”。

  腾迅财付通高级总监吴丹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传统金融中,用户在申请银行贷款或证券开户时,均必须到实体门店上做身份信息核实,完成面签。如今,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用户只需要打开手机摄像头,自拍一张照片,系统将会做一系列的验证、匹配和判定,最终完成身份核实。目前,腾讯与微众银行正在对人脸识别的应用进行尝试。而腾讯的活体检测技术,结合了人脸分析、唇语分析和语音比对。

  

  

吴丹为记者演示腾讯活体检测技术

  4月13日,腾讯财付通还宣布与公安部属下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达成“人像比对服务”战略合作。腾迅优图团队总监黄飞跃告诉记者,与其它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不同的是,腾讯人脸识别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系统将用户视频、身份证照片跟公民身份证查询中心的权威数据三者做交叉验证,通过算法和技术进行匹配,杜绝假冒身份的情况出现。

  而不单是互联网巨头看中了人脸识别这块蓝海,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旗下的云从公司也在人脸识别的产业化应用方面有了许多有趣的成果,特别是在安防领域。比如这款人脸识别边检站自动通关系统,可在3秒内识别出通关人员与身份证是否一致;再比如这款VIP人脸跟踪系统,能在一对多的环境中准确识别特定目标,追踪显示目标位置。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周曦:安防这个领域我们应该说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比如在新疆的安防领域,我们在全疆的边防通关系统,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是采用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现在已经推广到火车站、小区、公安局,还有加油站等等地方,都是全面地去做一个安全的保护。

  其实,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最早于2013年7月由芬兰创业公司Uniqul在全球首次推出。该系统无需钱包、信用卡或手机,支付时只需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便会自动将消费者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交易过程十分便捷。而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贝宝(PayPal)计划,在2016年前让英国人丢弃传统意义上的钱包,仅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上街购物消费。

  那么老百姓能否接受呢?

  市民A:这么高级的产品,是刷脸之后就可以买东西吗?我觉得我会用。

  市民B:不会用。

  记者:为什么?

  市民B:太恐怖了。

  市民C:为什么不用,肯定会用。

  市民D:不会用吧,我觉得不怎么靠谱。

  记者:它推出来之后你会用吗?

  市民E:会。

  市民F:我可能会用。

  人脸识别受资本青睐 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75亿元

  就在马云德国汉诺威“刷脸支付”的第二天,国内 A股人脸识别概念股强势突围,汉王科技率先涨停;在随后的一个月,佳都科技股价翻番;欧比特、科大讯飞、川大智胜等人脸识别题材股同样受到资金的大肆炒作。

  FACE++总裁印奇:因为马总刷了个脸,现在相关的不相关的都跳出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资本的常态。当一个东西很热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人参与。

  这个年轻人叫印奇,他是国内新晋人脸识别技术开发者Face++的创始人。88年出生的他,已带领公司在2014年11月完成了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如今估值已过亿美金,技术价值无限。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和国内知名风投机构启明创投等。一个刚刚才成立四年的创业公司,为什么能成为资本热捧的对象?

  印奇:我们当时十分相信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说人工智能技术的下面这个,有针对性的叫做机器视觉这样的一种技术,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起初 印奇的公司以游戏起家 但是从2012年起 他们决定把注意力专注在人脸识别领域上

  2011年7月,谷歌[微博]收购面部识别软件开发商PittPat;2012年6月,Facebook以60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以色列脸部识别公司Face.com;同年10月,谷歌再次出手,收购乌克兰人脸识别技术公司Viewdle。这一轮并购潮,标志着资本开始正式涌入人脸识别这一细分市场,也让三个年轻人敏锐地嗅到了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

  被印奇称作“类人脑神经元算法”的深度学习算法是Face++与全球同行们比拼的核心战场。而在它背后,结构化大数据、庞大系统支持、与具体领域相关的算法,三者缺一不可。

  

  “类人脑神经元算法”的深度学习算法的背后 结构化大数据 庞大系统支持 与具体领域相关的算法 三者缺一不可

  好的投资人带来的绝对不只是资本,还有点子和生意。随着Face++的“数据战略” 越做越大,美图秀秀、奇虎360、世纪佳缘[微博]等互联网公司闻风而至,最后,是拥有3亿用户的支付宝这条大鱼。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约16.7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亿元。

  独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半小时记者亲测智能门禁

  陈继东告诉记者,当初蚂蚁金服的“柒车间”团队第一次来到Face++时,便被其独特的门禁系统所吸引。

  蚂蚁金服柒车间负责人陈继东:因为那个我们当时大概有四、五个人去试,然后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过,除了识别率高之外,速度很快。

  记者也决定尝试一下这个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门禁。

  由于记者的人脸图像没有在数据库中,所以门禁没有打开。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简单地用手机拍照、录入系统后再次尝试,大门果然很快开启。

  

  

记者在图像被录入系统后 轻易通过了门禁

  但是为了测试一下这个门禁是否真的智能,记者决定给它出道难题:摘下眼镜。

  这时系统出现了瑕疵:识别不出来了。

  

  

摘下眼镜的记者被“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人脸识别中,每认识一个新事物,电脑都要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学习。由于系统中尚未添加黑框眼镜的算法,机器在捕捉画面时,会将记者的眉毛和镜框捕捉在一起,这时再摘下眼镜,就无法识别了。那么,在人脸识别技术中,“添加算法”是否是一件简单的事呢?换句话说,要教机器识别一个新事物,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周曦:比如说我让他(人)认苹果,需要几个苹果,我觉得三个苹果就够了,就是我摆三个苹果在这,我跟他讲,这个是苹果,你来摸一摸,苹果是什么形状,颜色,摸摸它的材质等等,他是不是基本上就能认识苹果了,这是我们正常的心态。但是如果用现在的深度神经网络来做,需要多少个苹果?一万个估计都不止。因为它没有这个结构化知识,它总结起来很难的,你得给它海量的数据去学习。

  十年前,银行转账解放了双腿;五年前至今,手机支付实现了走到哪里,支付到哪里。可不过无论哪种方式,双手一直都没有得以解放,刷脸支付显然干的就是让双手得到解放的事。但既然是刷脸,大家心中就难免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果整容了,变老了,变胖了,或者双胞胎,刷脸识别能认出来吗?人脸识别技术如何才能保证支付的安全呢?

  陈继东:我们也做过一些测试,就是网上非常流行的整容图片,你觉得她们是同一个人,但是计算机识别出来是不同的人。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一直在开发人脸识别系统,周曦主任告诉记者,人脸识别技术就是让计算机学习人的大脑,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的大量训练,让它变得极为“聪明”,能够“认人”。但是目前国际上已有的人脸数据库主要在欧美国家,而由于欧美人与亚洲人在生理结构上的区别,所以为了使人脸识别能更好地服务亚洲市场,眼下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亚洲人脸特征的训练数据库。

  2015年1月,央行[微博]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了框架性意见,这让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看到了一丝曙光,但要实现落地,仍需等待相关细则的出台。

  周曦:人民银行[微博]是今年年初已经出了征求意见稿,人民银行会根据这个反馈或者大家的一个试用期的一个结果,来出最后的细则,也就是我们如果要在银行这个领域去推动大规模的人脸识别使用的话,政策层面是需要等一下人民银行的细则。

  半小时观察:人脸识别离绝对安全还有距离

  如果将人脸作为支付密码,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会不会过时。还有,当人的脸部出现了眼镜帽子等装饰物时,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公众关心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针对采集设备、活体检测、识别精度、通路加密、服务终端每个一支付环节的背后,都是一个深邃、极富挑战的技术领域。同时,不仅是科技领域,支付安全的发展还依赖更多法律法规细则的支撑,需要更多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