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银行资金变相进入股市或达万亿 资金来源监控难

  • 发布时间:2016-02-29 13:51:5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婧  责任编辑:胡爱善

  银行资金是否进入股市?进了多少?很难有权威说法。平安证券一份研究报告估计,约有1.1万亿左右银行资金以四种途径进入了股市,此为一家之言。行业间的资金流动给分业监管提出了实实在在的课题,这也许是“大金融监管”模式长期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对于商业银行资金变相入市的各类报道此起彼伏。

  无疑,在大资管的市场环境下,配资、杠杆、结构化产品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熟悉的工具。资金在不同的机构之间流动,而这些机构却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监管,往往导致资金流动过程中容易脱媒而无法实现资金的穿透和监控。

  入市的四个途径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自营或者资管理财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具体风险,需要根据其具体的产品类型、结构来判断。

  平安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路径主要有结构性配资、两融收益权回购和收益互换、股权质押业务和定增及员工持股等,这四类相加合计规模保守估计在1.1万亿左右。

  一位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有些银行通过正规渠道的一种包装,一手不行,就做两手、甚至做三手,把战线拉长,有些现在做的结构化产品的配资算是一种监管的灰色地带。考虑到风险和监管的要求,在产品设计的标准上提高了许多,以绕开监管。

  励雅敏认为,“关于结构性配资,2015年中期高位之时预计规模超过5000亿,目前随着伞形信托逐步到期退出市场,预计伞形单一类资金规模余额应在1000亿左右,对银行来说,在劣后部分亏损完毕后,银行可能承担平仓损失风险。”

  所谓伞形信托,即在一个主信托账号,通过分组交易系统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子信托,每个子信托便是一个小型结构化信托。简单来说就是用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信托产品,通过配资、融资等方式,增加杠杆后投资于股市。

  对于两融收益权回购和收益互换的方式而言,银行则承担的是同业风险。平安证券认为整体规模大约占两融余额的50%左右。按照这一比例目前规模应在4000亿-5000亿上下。

  股票质押业务本质上分为两类,银行/信托股票质押贷款(场外)和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场内),预计银行质押融资的规模在3000亿-4000亿,信托公司涉及融资规模约2000亿。

  另外,银行资金可以以结构化产品参与股东定增或员工持股计划,平安证券估算这部分规模大约在3000亿-4000亿。

  资金来源穿透难

  普益财富估计,2015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 2015年上半年,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金通过杠杆配资模式进入市场;2015年下半年,保险资金更是频频加持二级市场股票并举牌上市公司,机构资金入市并开始在市场上举足轻重。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认为,大量以资产配置为目标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入场将与二级市场体量的扩大相辅相成,这将与此前由中小投资者短线交易型风格主导的二级市场会有显著不同。

  “资金从银行理财流向私募和基金子公司的结构化产品,资金的去向和监管不再是银监系统的事情,但这之间并未形成监管的对接,目前银监系统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投向资管计划的用途并未有特别规定,当资金流出银行领域后,则无法实现对其流向的监管;相应的,证监系统的监管范围则限于上市公司的监管及交易行为,举牌者若并非上市企业,其披露信息也只能通过上市公司公告的渠道进行。另外,一些产品还可能多重投资,以FOF产品为例,如果是通过结构化筹得的资金,其杠杆倍数很难统计,资金来源很难穿透。”前述民生加银资管人士认为,资金来源穿透问题不仅存在于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二级市场,2015年下半年在二级市场凶猛异常的保险资金也存在同样的情况。通过配资的模式进行股权投资,再通过“假股真债”将配资的钱进行二级市场的投资。而不少信托公司也有类似的行为。其中,配资的钱有可能是银行理财资金,也有可能是大资管环境下各类机构资管产品的资金。

  法询金融董事长孙海波认为,即便在监管规则非常完善的情况下,在实际执行中“识别”仍然非常困难,尤其在当前的分业监管但产品混业背景下,几乎完全依赖专项现场检查的力量才能做到识别有限的最终底层资产,而且还需要受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水平及资源力量限制。“非现场的穿透识别目前无法做到,但这应该是监管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在大资管的市场环境下,配资、杠杆、结构化已经成为市场常态的操作。前述民生加银资管人士坦言,资金在不同的机构之间流动,而这些机构却分属于银监、证监等不同的系统,资金流动过程中容易脱媒而无法实现资金的穿透和监控。

  前述民生加银资管人士认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银行应该对相关风险进行穿透识别,在整个投资流程中也应当有所体现,这相当于为入市的资金再加一道安全保障。

  尽管金融机构的跨界动作频频,但从监管方面而言,先于政策起步的混业经营与混业融资,在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考验监管部门的决策能力。

  “大金融监管”模式受期待

  在利率市场化后,预期收益型产品在不断替代存款,各类理财、资管类产品发行上升,这类产品对权益类配置需求也更为强烈。目前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通过结构化配资、两融受益权、股权质押式回购、增发、PE、衍生品等其他权益类投资“间接”进入股市。银行理财开通的证券账户只能投资于标准化债券、信贷资产支持平面、优先股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而不能直接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但资金配置又有需求在二级市场上投资,因而这类理财资金又通过给信托、私募、基金子公司等提供优先级资金进而设置成结构化产品。

  实际上,对于看清“混业经营”趋势的人士而言,建立超越此前分业监管的“监管框架”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

  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曾公开表示,“现有的监管框架在应对不同金融产品间的“跨界风险传染”时,防范危机的能力已经非常低下,金融监管架构应跟随金融市场当前风险结构及来源构成而随之演变。”在巴曙松看来,由传统的多头监管向双峰监管甚至是一元的综合监管发展,将逐渐成为主流。

  日前,央行发布消息称,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称“MPA体系”)。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称,MPA体系的推出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

  MPA体系的推出标志着以宏观审慎为核心的“大金融监管”模式正在形成,在混业时代的背景下,央行提出MAP体系建立,或有打破此前分业监管制度的可能,建立适应市场趋势的统一的超级金融大监管架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