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银行不妨从存量机构入手
- 发布时间:2014-08-01 04:57:53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孙朋浩
准父母往往希望自家宝宝能在春秋两季出生,因为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时令果蔬有助于娇弱的新生儿健康成长。相比之下,刚刚获批进入筹建程序的三家民营银行,所面对的成长环境却并不乐观。
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以及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正在挤占银行业的生存空间,可以预期的是,本来就属于非暴利行业的银行业,未来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近期笔者参加一个线下沙龙,与会嘉宾对民营银行试点观点分歧明显。部分嘉宾认为在适当标准下,应该放开民营银行设立,他们的观点是,不论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民营银行,体现的都是一种“民进国退”的改革思路,而银行体系的开放可以以民营银行设立的放开为起点。反对的声音则更大,他们认为制度尚未健全,放开民营银行设立,在当前银行业竞争恶化的环境下,企业的逐利性可能使部分银行放弃稳健经营,或出现银行倒闭潮并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此争论最可作为前车之鉴的是我国台湾地区银行业的改革。1989年,台湾银行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推出,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门槛放宽齐头并进,1991年首批核准的民营银行即达到15家,本地银行的大量增加加剧了竞争,行业资产收益率一路下滑,金融创新不足使银行机构只能在信贷业务上大胆冒进,10年间台湾本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1%升至7.7%,远高于外资银行本地分行。此后便是银行业连续三年集体亏损以及中小银行倒闭潮的到来,台湾地区金融环境遭受重创。
已获批文的三家民营银行,不管是小微贷款、供应链金融还是对公业务,都已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红海,在现有制度格局下,这三家银行业务创新的空间有限。
事实上,在我国银行体系中,民间资本的地位并不低。截至去年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40%,145家城商行中占比过半,农村金融机构占比更高。笔者认为,从这些存量机构入手更符合实际,从而使得此类银行民间资本不仅在股权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公司治理方面也有充分话语权,使其更符合现代企业治理要求,并减少地方政府干预。
业务方面,农商行或民营银行可参照国外社区银行发展模式,重点满足部分区域或领域金融服务的稀缺,并在业务便利性和个性化方面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