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银行 > 银行业动态 > 正文

字号:  

民营银行需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 发布时间:2015-05-18 09:01:05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王璐  责任编辑:胡爱善

  坚持定位创新发展

  记者:据了解,民商银行在开业当天的第一笔业务是向一家小微企业提供无需抵押的信用贷款30万元。这非常符合民营银行设立的初衷。但曾经也有不少股份制银行打着服务小用户的旗号,但在业绩考核、发展要求的压力下,一段时间后就会转做更安全、省事的大企业服务。如何保证民营银行能够在服务小企业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间竞争加剧,民营银行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曾刚:从政策层面的定位来看,民营银行试点被明确为中小银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到,“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监管导向上,也基本体现了这样的定位。一是首批试点银行的初始注册资本规模不大,都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二是民营银行的监管被划归城市商业银行部,类同于地方中小银行机构;三是首批试点民营银行提出了四类特色经营模式,包括小存小贷(网商银行)、个存小贷(微众银行)、公存公贷(金城银行)和特定区域小微企业贷款(华瑞银行和民商银行)等,基本都明确指向小微企业和个人服务领域。

  政策定位和监管引导,基本确定了民营银行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服务小微企业、个人客户。当然,在银行业竞争与挑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坚持这一定位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新生的民营银行需要有创新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与现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取得重要的突破。

  首先是治理机制创新,提升经营效率。与现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的股东能更有效介入银行治理,按照自身意愿选择管理者并遵循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这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同时,良好的治理结构也能避免行政干预的影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民营中小企业,而非国企或地方平台。

  其次是加强与实体经济的结合。长期以来,我国过于严格的金融管制导致了金融供给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监管要求以及银行对风险的判断,往往不能反映实体经济的真实状况。过分强调风险管控的结果,容易使产品、服务脱离了客户的实际需要。以至于相当规模的合理、正常金融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也是民间金融长期活跃的根本原因所在。民营银行的股东都是优秀的民营企业,对企业、产业运行规律的理解或要强于一般银行。此外,这些股东大都是行业中的核心企业,围绕其上下游产业链可以为银行提供很多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同时,依托这些股东,也能更好地控制相关风险。总之,在监管许可范围内,充分挖掘大股东的资源优势,是民营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

  再次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创新。用户理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正在逐步侵蚀传统银行网点、渠道的价值。对于新生的、在物理网点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民营银行,这种转变反倒制造了一种后发优势。民营银行应充分利用这一趋势,加大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拓展,通过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创新来切实降低小微、个人业务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在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个人客户的同时,获得利润的增长。当然,由于不同的民营银行的股东背景有所差异,在互联网业务创新方面的能力和侧重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配套措施亟待完善

  记者:在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公布之际,曾有人提出“民营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的说法,但是在这一年中,民营银行的进展低于市场预期,您认为原因何在?针对上述问题,您又有哪些建议?尤其是管理层,如何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曾刚:我个人不太认同民营银行进展缓慢的说法。因为,对于一个新生事物而言,民营银行改革并不只是批几个牌照了事,还必须要配套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风险处置制度等等。否则,贸然发展的结果,不仅不利于民营银行本身的发展,还有可能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配套政策的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有很多制度要在实践中才能逐步清晰。所以,民营银行改革必然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我看来,需要逐步完善的配套政策包括:

  一是监管制度建设。从目前看,民营银行的试点,不仅仅是银行牌照的逐步放开,也涉及到业务创新的开放。5家试点中,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情况尤为特殊。由于两家银行的股东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平台,与目前最大规模的商业银行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在客户黏性方面,甚至还可能超过了现有银行。如果可以将这些用户转化为银行客户,那这两家银行将有着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何转化,这涉及到业务方面的创新。即是否可以有远程开户?纯粹网络银行的账户应具有哪些功能?这些账户是否适用存贷比、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即将出台的存款保险要求?网络银行是否适用资本充足率监管?此外,网络银行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其他银行是否也可以发展相同的业务?所有这些,都对现有监管体系和规则形成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在实践中尽快加以研究和完善。

  二是金融安全网制度建设。民营银行改革中,风险防控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银行风险有外溢性,当银行在竞争中失败,需要退出时,相关的内在和外在成本如何承担,需要有一整套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在存保制度出台之前,5家试点银行的股东通过自愿承诺,以自身资产对银行可能出现的风险承担连带责任。此外,各家银行还制定了详尽的“恢复与处置计划”(即所谓的“生前遗嘱”)等等。这些制度,在金融安全网不完善的情况下,对民营银行试点的推进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存保制度的正式推出,这些做法也及时调整(尤其是股东的风险承诺),以适应金融改革的发展,避免对民营银行股东形成过度的负担。

  适度监管促行业循序发展

  记者:市场曾经质疑,民营银行一旦产生系统性流动风险,储户的利益难以保障。您对此怎么看?存款保险制度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制度的护航下,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

  曾刚:在上一个问题中我们讲到了民营银行可能的风险以及监管上采取的政策措施。从长远看,民营银行经营与现有银行并无本质区别,而且,由于其在公司治理以及业务模式创新上,存在一定的后发优势,其未来的经营前景或许要好于一般的银行。所以不宜过分强调民营银行的风险问题,也不宜因此而给民营银行施加比一般银行更强的监管限制(如股东的风险承诺和“恢复与处置计划”等等),而应在统一的金融安全网体系下,与现有银行实施一致性监管。

  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为这种监管上的一致性创造了条件。在这一体系下,存款人在任何银行的存款,都按相同的标准得到保障,银行在出身方面的差异因此可以被淡化。之前给民营银行股东施加的额外风险承担要求,由此也可以逐步取消。对民营银行改革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为已有的试点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也为更多的民营银行获批扫清了一个重要的制度障碍。

  从长远看,随存保制度的推进以及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民营银行改革将趋于成熟,获批机构的数量将会有明显增加。最后想强调的是,由于民营银行在机制上的优势,其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都不容小视。在其中,少数经营良好、客户基础广泛的民营银行,完全有成为大银行的潜力,目前政策上对此也保持着相当开放的态度。未来发展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图片 明天)

  新闻链接

  作为我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温州民商银行日前表示,在成立的一个月内,仅发放了11笔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8%。“业务量真的不算大,与企业的需求相差很远。”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央行前副行长胡晓炼指出,发展小微金融并不是简单的放开牌照引入机构的问题,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万众创新,仅仅通过放开市场准入这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机构成立了之后,是不是能够健康的发展,是不是真正能够发挥起原来设想的服务功能,这是下一步需要检验的事情。

民营银行 详细

涨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宏图高科 19.50 5.41%
2 苏宁云商 14.02 0.94%
3 万向钱潮 21.85 0.32%
4 浙江东日 15.39 -1.16%
5 友阿股份 14.25 -1.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美的集团 31.65 -2.46%
2 中 关 村 12.33 -1.99%
3 凯乐科技 14.93 -1.97%
4 金发科技 8.71 -1.80%
5 友阿股份 14.25 -1.52%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