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银行 > 银行业动态 > 正文

字号:  

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小微金融的战略之路

  • 发布时间:2015-04-03 16:08:5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胡爱善

  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强盛并持续繁荣的国家,都离不开民间经济力量的积极参与,小微企业作为民间经济力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和活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小微金融已成为银行业热点话题,如何通过小微金融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同时实现银行自身发展模式的华丽转身,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性梳理。

  一、小微金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近年来多家银行陆续提出向小微金融转型,并在小微金融领域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从前期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形势预判上看,当前正处于银行业发展小微金融的黄金时期。

  小微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小微企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质量不断提升。2013年,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4%,创造全国GDP的65%,提供了全国城镇就业岗位的85%,上缴利税占60%。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带来了强劲的乘数效应和社会效益。银行肩负着调节社会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必须对这一重要力量积极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小微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从政策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昭示,每一轮改革热潮都会促发创业热潮,也会有一批优秀小微企业脱颖而出;随着新三十六条、小微企业发展二十九条、银十条、国九条,以及财税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各项具体政策的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越来越多。从经济面看,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兴产业崛起、居民收入提升等,都将推动多元化、多层次市场需求的形成,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技术层面看,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电商平台的兴起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小微企业延伸市场触角、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了渠道平台。

  银行业向小微金融积极转型。长期以来,在风险把控、规模依赖等本能驱动下,银行习惯于围绕大客户开展业务。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大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度逐步降低,存贷款定价吸引力减弱,银行依靠服务少数大客户赚取丰厚利润的日子一去不返。而小微企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金融需求增加迅猛,对银行依存度相对较高,风险相对分散,对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更为有利。银行业向小微金融转型,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政府、监管三令五申引导,而是逐步成为银行内在的战略诉求。

  二、小微金融尚有战略壁垒须突破

  尽管小微金融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小微企业的一些固有特点,使得银行按照经济原则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融资服务方面,面临不少现实的壁垒。

  壁垒之一:风险防范。小微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较低、财务报表规范性较差、对抗外部经济波动能力较弱、有效担保和抵押不足,这都使得小微贷款较大型龙头企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风险更高,银行甄别符合条件客户的难度较大。如果风险防范不到位,小微金融甚至会“未入蓝海、已陷泥沼”。

  壁垒之二:成本控制。尽管小微贷款的风险定价较高,但由于金额小、期限短、派生业务少,单笔小微贷款和单个小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绝对收益并不多。在传统信贷模式下,一笔小微贷款与大企业贷款所花费的精力相差无几,甚至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尽职程度、综合能力等要求更高,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如何控制成本是银行持续发展小微金融必须攻克的难题。

  壁垒之三:资源配置。近年来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贷款额度受控、存贷比刚性约束,而大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多、存款少,且融资需求“短、频、急”,对银行的资金摆布是一个重大考验!如何发展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如何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效益,这些问题都亟待破解。

  三、小微金融战略路在脚下

  所谓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是用来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全局性谋略、方案和对策。银行选择小微金融的战略之路,必须明确战略定位,制定战略方针,找准战略抓手,夯实战略支撑。

  一是要明确差异化的战略定位。越是在满腔热情投向小微金融的时候,银行越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避免一拥而上“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小微金融市场容量巨大,客观上为银行业差异化拓展业务提供广阔空间。各家银行可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区域摆布、风险偏好、收益诉求等实际情况,对小微客群进一步细分和深挖,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客户、展业模式等,发挥各自在供应链融资、现金管理平台、专业市场渠道、信用卡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切入点和定位。通过各家银行的错位发展,让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小微客户都能享受到银行服务,真正朝普惠金融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方针。发展小微金融首要就是做好小微信贷业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突破口。这并不意味着简单放低小微客户的准入门槛或提高信用额度,而是要求银行在客户选择、风险把控、运营操作等多方面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丰富技术手段,减少与小微客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符合条件的小微客户都能较为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在提供授信的基础上,小微金融要做到“三个延伸”:从单一信贷业务向公私兼容的综合金融服务延伸。加大资金结算、贸易金融、企业理财等对公业务的渗透,同时考虑到小微企业主个人与企业财务需求往往相互融合,积极挖掘面向小微企业主个人及其家庭的财富管理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代发薪、信用卡等业务,通过增加客户对银行的综合回报降低融资成本。从单个客户拓展向客户群批量开发延伸。针对商圈、产业链、商会的小微客户群经营模式和金融需求的共性特点,对特定的小微客户群体开发标准化产品,以集群融资的规模经济效应来分摊作业成本。从单个时点的需求响应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在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金融支持,如对创业初期的企业给予抵质押门槛低、用款灵活的信贷支持;对成长期的企业提高授信额度,配套现金管理服务等;对于成熟壮大的企业进行综合性的企业融资规划,帮助客户通过股权交易、上市等进行融资。即使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也要结合其“换业不换人”、“转地不转行”的特点保持一定联系,在客户“东山再起”时给予相应支持。

  三是找准简便易行的战略抓手。小微金融在我国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长期服务大客户为主的业务模式和惯性思维要向小微金融转型,必须依托易于推广复制的业务模式,最好是有一批内部叫好、外部叫座的产品,既减少战略落地的阻力,也使得小微金融尽快产生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家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具体战术和主要抓手各不相同,优秀的案例层出不穷。广发银行2013年针对个体工商户推出“生意人卡”,一张卡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以“一次审批、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按天计息”为特色,受到广大小微客户的热烈追捧,推出市场仅八个月贷款发放量就超过200亿元。

  四是建立高效灵敏的战略支撑体系。

  流程化的运营手段。依托数据平台,对业务流程中的标准化环节进行集中批量处理,节约宝贵的人力资源,并减少人工干预,达到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广发银行去年将全行个人贷款集中上线审批,单笔审批速度提升了近五倍,在全年小微贷款笔数增长了四倍的情况下,基本实现“审批不过夜”。

  前瞻性的风险管理。系统审批效率虽高,但往往基于历史经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判断,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必须加强前瞻性分析,保持审批和管理的精准度。针对小微客户数量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可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预判经济、行业变化趋势和细分客户的发展特征,不断优化风险管理参数,降低审批差错率,未雨绸缪进行风险预警。

  扶持性的激励机制。小微金融作为新兴业务,银行可给予倾斜性支持,如对小微业务人员的业务量评估有别于大企业业务人员,适度提高小微业务的不良容忍度,落实监管导向给予风险资产权重优惠,倾斜信贷资源分配等。2013年,广发银行继续设置专项信贷额度,小微贷款增幅高于全行整体贷款增幅10个百分点。在小微贷款达到一定规模后,则应提高对负债自我补充能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的约束要求,引导小微金融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立体化的服务渠道。一方面,做强传统物理网点阵地。广发银行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超过120个小企业金融中心,专营小微金融,未来还会将更多网点转型为小微金融特色机构,对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贴身服务。另一方面,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获取、了解、筛选客户,并与电商等外部机构开展合作,将小微金融目标群体扩大到网络商户,可将网络交易流水作为授信依据。此外,部分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借贷平台等金融服务新模式。

  展望小微金融战略之路,虽然难免有荆棘曲折,但只要坚定战略方向、强化战略执行,这条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前途一定光明。小微金融的蓬勃发展必定会推动小微企业这支生力军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繁荣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