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万被盗曝出银行多少破绽
- 发布时间:2015-01-21 07:47:00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胡爱善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云帆
储蓄未必百分之百安全,银行也有可能出现内鬼。银行方面挽回公信的唯一路径就在于:提升服务品质、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储户资金安全。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杭州警方日前破获了杭州联合银行42名储户存款被盗案,该案涉案资金总额9505万元,目前9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落网,超过5000万元赃款已被追回,剩余缺口部分由银行先行垫付,该案目前以主罪盗窃罪的名义移诉杭州市检察院。
从警方披露的犯罪手法来看,并不见有多高明。简要来说,还是通过勾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谋取利益。相似个案,近年来虽不多发,但也间或有闻。对于储户存款莫名消失这样的概率虽小但公众关注度高的事件,报道是必要的。一来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满足公众知情权;二来报道本身可视为一种法治宣传,同时也是给银行敲响警钟,督促其完善制度、加强风控、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尽管储户对其存款安全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
比如,杭州这一个案中,银行工作人员声称可当场给予储户一次性高达存款额11%-13%不等的回报,这在商业银行的揽储中,还没有哪家能做到。储户如果不贪图短期的小便宜,而多了解、多咨询,还是可以避免损失的。如今,虽然杭州个案中的大部分被盗资金已经追回,剩余缺口部分也已由银行先行垫付,但不合法的高额回报,储户仍要“吐”出。这终归是一场不划算的“储蓄”。
而比较银行和储户对于交易安全的注意义务,无疑银行方面的责任更高。我们不能要求储户都是金融专家或理财高手,都拥有辨识银行工作人员的揽储行为是否合法的能力。在法律上,不管银行工作人员声称的高额回报如何异常,在银行内储蓄、由银行工作人员经手,储户资金也确实存入银行,那么作为专业金融机构的银行,就应该承担起维护和保障交易安全的责任。此类个案备受公众关注,就是因为公众普遍相信在银行储蓄是安全的,银行严密的内部规程在防范储户资金损失上也是靠得住的。而现在,它却被证实存在不少安全漏洞。
在杭州个案中,涉案银行并未对经营场所内发生的犯罪活动尽到监管职责。九千多万元的巨额储户资金被往外倒腾,不可能毫无破绽。根据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金融机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大额交易。杭州联合银行是否报告?有关部门是否审核?银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否生效?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追问。
杭州此案为储户提了个醒,储蓄未必百分之百安全,银行也有可能出现内鬼。这种观念的普及不管对储户还是对银行来说,其实都是好事。当储户对银行的信任开始动摇,银行方面挽回公信的唯一路径就在于:提升服务品质、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储户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