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将卖零售业务 实体药店"冬天"逼近
- 发布时间:2014-12-22 09:42:29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马艺文
据新金融观察报报道,复星医药将以总价超过4亿元出售其医药分销和零售业务——作为医药界的PE(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复星医药此举或传递出一种信号:医药零售行业即实体药店的“冬天”正在逼近。
出售
12月11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将出售其医药分销和零售业务,包括金象大药房53.13%股权、复星药业97%股权和复美大药房92%股权,共计约4.14亿元,购买方为国药控股全资子公司国大药房。
按照公告内容,交易完成后复星医药将持有金象大药房1.87%股权,而不再持有复星药业和复美大药房任何股权,因此,三者将不再为复星医药的附属公司,也将不再并入复星医药的合并报表内。
“复星医药属于投资型公司,投资与否主要看业绩,对于不赚钱或者有这种征兆的业务,转让出去的可能性比较大。”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复星医药此举或与其医药分销和零售业务的毛利率减少有关。
资料显示,复星医药主要包括四大业务:药品制造与研发、医药分销和零售、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根据其2013年年度报告和2014年半年度报告,其医药分销和零售业务的毛利率在四大业务中最低,分别为12.47%和12.07%,且呈现下滑趋势,其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11%和0.29%。
不过,复星医药方面并未认同这一关联。其品牌与公众传播部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公告中并没有提过‘毛利率下滑’这类话语。”关于“建议交易的理由”,公告给出的说法是,“将能让本集团优化其资源配置。”
在这项交易中,值得一提的是金象大药房的附属公司——启东金象、金象在线(即金象网)和健禹金象的去留与归属问题。
公告指出,出售金象大药房并不包含这3家附属公司。在股权关系上,金象大药房持有启东金象81%股权,而启东金象拥有金象在线100%股权,另外,金象在线和金象大药房分别持有健禹金象90%和10%股权。
对此,金象大药房总经理咸辉表示,“(附属公司的归属问题)现在没法回答,都不太确定的事。”上述品牌与公众传播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而公告显示,“尽快将启东金象及健禹金象从金象大药房分拆出去。”
“这3家附属公司将归复星医药所有,相关的股权变更正在办理中。”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其认为复星医药“并不情愿”这样做,但为了促成这项交易而“迫不得已”。
据其透露,由于这3家附属公司并不在国大药房的收购意向范围内,因此在转让过程中,复星医药不得不将其从金象大药房剥离掉并接手。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复星医药希望撇掉医药分销和零售这一大业务。
乏力
就行业整体状况而言,复星医药的举动或并非偶然。据了解,诸如一心堂、海王星辰、康美药业等旗下医药零售业务均存在亏损情况,而转让、出售等现象在一些中小型药店中也较为常见。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11月底在第2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分享的数据,今年1月至9月,在我国药品三大终端市场中,虽然零售市场仍占据23%的市场份额,但其10.5%的增长率,低于医院的13.6%和基层医疗卫生的19.2%。医药零售市场已出现增幅下降的趋势。
“现在医保卡的使用越来越便捷,但受到政策条件等限制,不是所有的药店都设有医保支付,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客流量的减少,导致药店的部分购买力转移到具有医保支付功能的社区医疗机构和医院,这对药店是很直接的冲击。”一位连锁药店区域经理对记者坦言。
然而,即使是设有医保支付的药店,其日子也未必好过。
南方一位地区性医保定点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药店要配备执业药师,而现在处于过渡时期,很多药店选择租借执业药师证的方式,依照行情,一名执业药师的挂靠费用大概是每月1200到1500元,这笔费用是新增加的,再加上药店其他人员和房租等成本费用的上涨,药店的收入在大大缩水。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应具备执业药师资格,且企业应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同时,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要求2015年零售药店等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
基于此规定,加之目前执业药师的短缺,上述区域经理人认为,预计2015年医药零售行业将迎来新一次洗牌。
而眼前,药店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原因之一。“药店开得太过密集,有的地方一条街有10家药店,很容易产生恶性竞争、药店之间互相打压价格,比如有些药店开张或季度促销时,一些药品的零售价会低于其采购的成本价,这会让尤其实力较弱的小药店感到业绩越来越难做。”前述连锁药店负责人说。
客流量的减少、各种成本费用的增加,以及药店过于密集导致的低价竞争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医药零售业或已普遍感受到了增长乏力。林建宁近日表示,“连锁的扩张将是拉动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上述区域经理则认为,“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相信未来医药零售业也能发展得很好,而现在,药店要‘耐得住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