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医药 > 前线评论 > 正文

字号:  

评论:医疗管理粗放是号贩子猖獗的土壤

  • 发布时间:2016-01-28 14:25:15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吴起龙

  治号贩子,要从包括分级诊疗、末梢打击环节等治标方面着手,也要消除号贩子滋生的土壤——医疗系统的不人性的粗放式管理。

  “女孩痛斥号贩子”事件仍在发酵。最新消息说,“怒斥号贩子”女孩遭号贩子威胁;针对该事件,国家卫计委方面出来表态,已责成北京卫计委严查内外勾结。另外,媒体调查发现,在包括涉事医院在内的三家三甲医院,有些号贩子仍顶风作案,号称“北京三甲医院专家号都能买到”还“能挂不出诊的专家的号”,甚至连保安都能提供号贩子的电话。

  “女孩痛斥号贩子”闹出这么大动静,却并未让一些号贩子收敛,可见北京一些大医院号贩子的猖獗。而号贩子问题长期难以根治,根本性症结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正是这种医疗资源结构的失衡,让北上广成为“全国看病中心”,这无疑昭示了纾解源头性资源紧缺的紧迫性。

  但也得看到,医疗资源稀缺,短期内难以改观,在此情境下,要缓解号贩子撩拨起的公平焦虑,有必要由浅入深,至少先从“浅”的治标之策入手,为深入改革破题。

  在国外,大医院、好医生同样是稀缺资源,有的医院候诊期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不罕见,但未必会衍生号贩子群体。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外分级诊疗制度非常成熟,也就是说,专家号不是想挂就挂的,而是通过下一级医院的转诊,除了急诊外,患者都需要凭医生的介绍信才能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治疗。这种医疗机构之间的内部沟通与审查机制,省去了患者跑腿奔波之苦,真正需要帮助的疑难杂症患者可以及时找到专家诊治,而普通患者则大多被分流,不至于占用稀缺的专家资源。

  但在我国,分级诊疗喊了多年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不要说跨区域、跨医院的转诊难于登天,就连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的转诊,急诊与普通门诊之间的转诊,都不太顺畅——许多时候,病人经常在一家医院单个科室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常常会来回跑好几次医院,挂好几次号,就诊过程令人苦不堪言。医疗系统的这种管理粗放与非人性化,正是号贩子滋生的土壤。

  还有,近几年,卫生部门一直在推多点执业。这也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遏制号贩子炒号,但其实施同样陷入僵局。大多公立医院对多点执业口头上支持,可医生出去多点执业,职称晋升、奖金等都会受影响。更大的障碍则是公立医院资源的垄断封闭,在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公立医院资源必须同等条件下对外开放,如一家私人小诊所可以使用大的公立医院的手术室,私人小诊所医生和公立医院医生按预约先后排队轮候手术室,公立医院手术室的服务收费也是按成本核算,不得对私人诊所乱收费。若这在我们这也能落地,医生多点执业难度也能大为减低。

  治标,还包括在更“垂直”的末梢打击环节下更多工夫。号贩子长期横行,与很多医院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拿该事件而言,患者和记者都能看到号贩子,涉事医院就看不到?“睁眼瞎”的背后,恰是很多医院医务人员、保安与号贩子的勾连,这也是很多号贩子长期将医院变自家领地、再难挂的号也能拿到手的底气。虑及那些号贩子活跃的大医院相对固定,也多为熟面孔,若医院和警方等能健全与医院联动机制,在医院挂号、划价、收费、候诊区加强视频监控,并开展不定时巡查和暗访,对号贩子露头即打,那些号贩子断然不敢像现在这么猖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