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控股中谷生物 利好有限市场反应平淡
- 发布时间:2015-02-26 15:0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朱苑桢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上海医药于今天公告,公司决定由下属全资子公司华宇药业和下属控股子公司金和生物分别以现金出资1.6亿元和1.1亿元,重组大理中谷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并最终取得其40%和27.5%的股权,实现上海医药对中谷生物的控股。
资料显示,中谷生物成立于2014年8月,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种植和销售可提取抗肿瘤药物关键中间体的珍稀植物红豆杉,核心资产为其拥有的位于云南大理州的红豆杉 苗共计551.8万株以及相关林地使用权。截至2014年8月31日,中谷生物总资产为4.34亿元,净资产为1.2亿元。据了解,上海医药旗下金和生物的主业为生产和销售植物源抗肿瘤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公司研发生产的紫杉烷系列抗肿瘤药中间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占有国内市场50%以上的份额。
目前金和生物聚焦于三大植物源抗肿瘤药物,其中一个就是以红豆杉为原料的紫杉烷类产品。上海医药控制中谷生物后,一方面可以保证优质原料,另一方面则会有一定的成本控制优势。对于上海医药此次收购,《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助理张立栋认为对上市公司利好有限。
张立栋:首先从整体上来评价的话这件事情它是上海医药作为布局大健康产业的一个布局行为。那么作为投资者来说的话,对这样的一个重组可以乐见其成,但是不能对此有一个过度的解读,也就是说它带来的利好效应 还是有限的,至于说为什么是有限的呢?我想正因为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就是说红豆杉它的提取物质紫杉醇我们知道它是有抗癌的效果的,而且此前也是被热炒过的。但是实际上它是面临一些不确定性的。首先就是替代品的可能性,就是说现在人工合成的技术已经逐步的从实验室走出来了,而且现在也有一些地方对于紫杉醇有了人工合成的这样一些突破,那这个对于天然提取实际上带来了一个比较大的威胁。其次,红豆杉的这个生长品种 它作为一个树种生长周期比较长,见效比较慢,红豆杉从幼苗生长到至今能够提取紫杉醇的成树至少需要七到八年的时间。因为在之前红豆杉曾经被热炒过,而且在包括云南、包括重庆一些地方在热炒的时候大量、大面积的种植,但是后来由于大面积的热炒也加速了它的这个价值的贬值的效应,因此也经历过退烧的这种情况,所以我想有了这样一个经历之后,从市场的反映来说的话,那么对它的布局可能还是比较相对理性的。我们也从股价能看出来,投资者对这样的一个子公司的重组还是反映比较正常的,并没有得到一个过高的热捧。
经济之声:公告显示,经预测,中谷生物未来五年年均销售收入约为3660万元,未来五年年均净利润约为1140万元。考虑重组中谷生物后带来的经济协同效应,预计本项目未来五年年均可为上海医药贡献净利润约2333万元 。去年上海医药进行了多起并购,但是大部分集中在医药分销业务领域,主要是为了“跑马圈地”占领市场份额,从华东逐渐向华南、华北市场挺进,并向西北、西南、东北等市场薄弱环节进军,相对来讲医药工业方面的并购 较少。此次并购中谷生物,或许表明公司的并购触角已经开始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有关“上海医药出资2.7亿控股中谷生物,整合抗肿瘤产业链”我们看看相关评论和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由于不少中药品种对原料的依赖程度 和对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保障原料的供给成为中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加大对中药原材料种植环节的渗透,把产业链延伸到田间地头,已经成为相关药企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金公司: 布局中药材产业链。华宇药业、金和生物均隶属上海药材公司旗下,上海药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的生产和分销,下设上海雷允上、多个GAP 种植基地等,此次收购体现了公司多元化布局,拓展产业链的意图。
中谷生物未来将申请中药种植基地GAP认证,加强源头优势。我们知道上海医药大部分收入来自商业收入,去年上海医药并购也集中在医药分销业务领域,而现在却向中药原材料种植环节扩张,是否意味着公司今年会在医药工业方面加大整合力度?
左剑明:从这次申购兼并当中看,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有这样的布局,因为我们看到收购股权当中通过下属的两家子公司,一家是能够是通过占有了现在的新公司40%的股权,另外一家是占有27.5%的股权,两者加起来的话 已经占到绝对控股地位,所以通过这种收购中来看,应该是上海医药对中古生物的一个绝对控股,又因为这次收购之后也能够立足于现在的原材料通过田间地头当中来获取的一个原材料这块,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个要加大自己的上游领域的一个布局。
经济之声:我们刚刚也谈到此次整合中谷生物的控股对上海医药业绩影响比较小,不过公告显示,此次上海医药也取得了相关林地使用权,随着林权改革启动,这会对公司带来想象空间吗?
左剑明:我个人认为它现在的收购当中有可能会看到有两个资源,第一个资源我们看到是在于林权资源,这有可能给我们市场当中带来一个土地流转的概念,但是我们个人认为有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它的第二个资源是在于 红豆杉,因为在目前为止中国的话大面积种植红豆杉的地方其实是不多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你种植经济作物的情况,土地流转的性质的话你是很难做一个有效的变化,就是你要通过土地来做一个增值,我个人认为这个 概率不大,所以通过这次的收购当中来看,更多的是在于上游的资源红豆杉。第三个是在于目前为止我们国内针对红豆杉的理解把它看作一个简单的经济作用,其实不然,最主要的话是在于它是抗肿瘤药物当中的原材料,我 记得在中国目前为止,早在10年以前就有一家非常大型的公司,叫做华力控股集团,其实它们就是做了红豆杉当中做的非常的大,目前为止在这块领域里面我们认为应该是有一个先发优势。
经济之声:去年上半年上海医药通过并购加强了山东、陕西、北京、内蒙的网络布局,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为医药商业的快速增长打下铺垫,投资者怎么看公司在医药商业领域的竞争力?。
左剑明:其实在我们目前为止医药商业当中的话,最主要是看中它的两块资源,第一个是在于流通环节领域,我们都知道目前为止全国拥有一个流通领域当中的一个牌照,全国流通的只有三张牌照,一家是在国药,一家 是在上海医药,另外一个是在一个湖北的九州通,所以目前为止这块资源应该是非常的稀缺,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稀缺里面不代表了我们目前为止这三家企业就掌控了全市场份额,其实不然,我们目前为止看到的这三家龙头 公司加起来的市场份额非常的少,大概是20%都不到,而如果我们再去看全世界当中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包括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当中前三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当中占到全国的一个份额都是要达到90%以上,份额非常的集中 ,通过这个信号当中来看,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上海医药未来有一个很明显的份额提升的一个过程。
经济之声: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收入608.13 亿元,同比增长20.98%,增速明显提升,对于今年医药分销领域增速您有什么预计?
左剑明:在整个医药分销领域最主要看到有两个,第一个全国性的布局是不是会有一个进一步的提速,从去年当中来看的话,就跟主持人刚才所说的一样,已经在自己的薄弱环节当中加大了一个收购兼并,这块是通过外 延式的增长能够尽快的抢占市场当中的份额,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个人认为的话还是在于目前为止国有企业改制,因为在上海医药我们作为上海人来说的话,应该是比较了解,在过去的话应该走过了很多次的弯路,在历史 当中都可以看到上海医药当中的一些分分合合。我们通过现在所看到的话更多的是在于未来这一家国企的话有可能更多的是在于自己内部当中的选择,而是通过整合之后,无论是外延式的并购,还是一个增长都会带来自己公 司的一个明显提速,所以我们认为像今年整个公司业绩增速的话有可能还会保持像去年这样高速的增长。
经济之声:在医药工业方面,上海医药披露,按现有批文计数,公司共有300个品种入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随着低价药最高限价取消,这会对公司业绩带来多大影响?
左剑明:我觉得这里面有可能会去看到有两个,低价药为什么是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去做,其实我们在上海也可以看到一些比较老牌子的药,你在药房里面是很难买到的,特别是像青霉素眼药膏等等,它里面最主要的一块 在于利润率非常的薄。我们在去年调研了同仁堂也一样,也是发现了同样的一个情况,一些低价药特别是低毛利的药已经开始出现消失,这里面最主要的话是在于我们目前为止销售价格出现了一个倒挂,而在未来有可能更多 的是在于有两个,第一个国家现在定出它的一个清单,清单当中有一个药品保护的最低价格,比如说每天用药量的价格是按照5块钱来做一个定价,这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第二是在于我们现在通过一个大规模的生 产,特别是机械化的生产,我们都知道无论现在的一些西药也好还是中药也好,已经更多的引入机械化来做一个包装,一个分装,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我们认为这两块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带来一个社会效应,经济效 应,我个人认为相对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