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红顶中介”进入整治倒计时 多省份分批推进
- 发布时间:2015-11-27 07:30: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王斌
环评“红顶中介”摘帽风暴仍在继续。《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了解到,继环保部8家红顶环评机构脱钩完成后,各地环保部门重拳治理整顿“红顶中介”的步伐正在加快。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多个省份都开始分批分期推进环保部门相关环评中介全部脱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
盘踞在环评领域的灰色利益链正在被打破, “红顶中介”进入清理整顿倒计时。按照各地给出的时间表,一部分红顶中介将在2015年底前清理,最晚将在2016年6月30日、12月31日前全部脱钩。
出击 “红顶中介”进入整治倒计时
黑龙江的清理整顿正在进行。黑龙江省内12家具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机构,目前已停止揽收相关业务,不得再承接新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编制委托。按照省环保厅要求,年底前将与主管部门脱钩,彻底摘掉“红顶中介”的帽子。
这仅仅是围绕着环评整治风暴“现在进行时”的一例。《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省份获悉,目前围绕着环评“红顶中介”清理工作已经成为各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包括黑龙江、河北、河南等省份纷纷开始重拳出击,地方“红顶中介”清理整治正式进入倒计时。解决“红顶中介”等问题,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近日着手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河南要求,行业协会商会类中介服务机构一律与审批部门脱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
今年2月中央第三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明确提出环评“红顶中介”问题要整改。就“红顶中介”问题的整改,今年3月,环保部出台了《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环保部部属8家环评机构必须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完成脱钩;省级及以下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分两批分别在2016年6月30日、12月31日前全部脱钩。
这也开启了环保部自上而下对于“红顶中介”的清理整顿风暴。记者了解到,单是今年,环保部就已进行了数次环评审查,有超过50家环评机构的申请被环保部拒绝批准。今年4月29日,环保部党组通报了中央巡视整改情况,环保部集中对存在问题的63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和22名环评工程师,作出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的处理;10月13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称,根据对部分省区市环评机构的检查结果,环评机构从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但仍有部分机构存在环评文件编制质量低劣、环评工程师挂靠等问题。根据环保部的通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家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较差的机构以及7家涉及人员挂靠的机构被责令限期整改;环评工程师数量达不到要求的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等53家机构被责令取消环评资质或降低评价等级、缩减评价范围。11月20日之前,环保部分批公示了部属四家“红顶”环评机构脱钩申请,至此环保部部属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已完成脱钩或递交脱钩申请。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介绍说,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整治行动,将继续严厉打击环评资质出租出借等违法行为。
问题 “红顶中介”成权力寻租重灾区
记者了解到,随着“红顶中介”的不断兴起,环评机构也成为监管灰色利益链条中的重灾区,成为环保部门一颗毒瘤。
早在去年底,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巡视时指出环评技术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的问题,称“红顶中介”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等问题。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一是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凸显背后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二是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三是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四是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五是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不仅导致污染隐患,而且加大权力寻租空间,特别是固体废物管理领域廉政风险高,环境执法督查领域存在滥用权力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巡视组特别指出,地方环保部门环评审批中腐败问题易发。
“很多地方环评机构基本上都是花钱买证,根本不会进行认真的审核,环评往往都是走过场,有时候主管部门还会授意去找一些和领导们有关系的环评机构,几十万花出去,一些可能环保不过关的项目也能够顺利过关。”一位地方企业的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
环评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前置性措施,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一道闸门,但这道闸门屡屡被一些违法违规的“红顶中介”在利益驱使下冲破,环评违规手段花样繁多。环保部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100多家具有资质的环评机构中,422家有过违法、违规案底,占比超过1/3。而能源、化工、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成为违法环评的高发区。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环保部清理的62名挂靠环评工程师名单中,55名为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占到了大多数。
目标 环评改革应建立公平透明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告诉记者,“红顶中介”的出现,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环境,整治“红顶中介”的要害点不在于中介,而在于中介和审批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根源正是在于部门将部分行政权力租借给中介组织,借中介做掩护,实现自身灰色利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要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国务院也专门发文,明确提出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等不得开展与本部门审批事项相关的中介服务,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在中介机构兼职、任职等。
多位专家表示,环保部门需要认真反思,避免下一个管理制度也出现这种局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认为,环评属于环境事业,不是政府职能,应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承担环评的单位,应按规矩办事而不是讨好委托方,以有利于社会公平为原则,更不能出歪点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源头预防建设项目污染和破坏生态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法律制度,而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是环评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程立峰说。他表示,除了具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单位将全面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外,下一步随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严格规范从业行为,授予地方环保部门对环评机构更大的监督管理权限,并全面公开环评资质受理、审查、审批信息,以及环评机构相关信息和诚信记录。程立峰指出,环保部门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强化环评机构监管,对环评文件质量低劣的机构和编制人员,一经发现,负责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主管部门均有权直接处理、处罚。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除了全面整治和铲除“红顶中介”外,环评审批应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机制。一方面要严格监管,隔绝环保公权力与各色环保中介合作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完成环评机构脱钩改制,深化环评审批改革,简化环评过程中诸多复杂审批手续和程序环节,以透明压缩环评权力寻租空间。(记者 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