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启动科研院所大重组 领导岗位能上能下
- 发布时间:2014-08-20 07:56:15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陈晶
作为我国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科学院,将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重大调整和精简,打破原有100多个科研院所的结构,组建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种类型的科研机构。特色优势和成果产出不明显、长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所,将面临撤并剥离。
院长自揭“短板”
创新能力有差距 原创成果不够多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并发表讲话,对中科院提出了“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要求。
昨天,中科院举行“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内容通报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坦言,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重大原创性工作和成果还不够多;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机会和空间受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专家还不够多。一些科研人员缺乏持续追求卓越、协同合作攻关的精神;思想库把握国家决策需求还不够敏锐,高水平创新思想产出偏少;科技评价和资源配置还不适应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要求,科研工作中存在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化发展等现象。
改革重点去行政化
领导岗位能上能下 在国内外公开招聘
根据改革纲要,中科院将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2020年前,按照4种类型完成体制机制设计。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白春礼介绍说,中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去行政化,4种类型科研机构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来管理,而是从学术角度分类管理。领导岗位“能上能下”,在国内外公开招聘。4种类型科研机构的目标不同,考核标准也不一样。
原有科研院所去向
基础研究院所将与院属大学“融合”
据了解,目前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共有100多个科研院所,其中北京的数量最多,有41个。未来建设4种类型科研机构,原有的科研院所去向何方?对此,白春礼介绍说,对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院所,将更多地和中科院所属的3所大学进行融合,比如数学研究院同时也是国科大的数学学院。其他院所则将进行重组,目前中科院已有的微小卫星中心、空间科学创新中心等建立方式就可以成为“标杆”,这些中心建立时就是从各个研究所抽调的研究人员。而对于那些科研成果长期不显著,没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个别院所,将面临剥离、调整和重新整合。
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需求
提升我国“上天、入地、下海”能力
根据改革方案,中科院重点科研力量将集中到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保持国际先进科技水平,在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和空间站应用工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射系列空间科学卫星,建成海底观测网络和高端深海探测大型装备,研发一批先进的深部探矿设备等,全面提升我国“上天、入地、下海”的能力。
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大智移云”,包括大数据、智慧地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以及自主可控的系统软硬件、网络和信息安全、信息内容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新原理大推重比发动机、先进核能等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开展大气灰霾等典型区域环境污染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研究。向社会科研机构全面开放中科院大科学装置、科考船、野外台站网络、科研仪器设备、文献等科技基础设施。
人员推行“有限期聘用”制
例如两个聘期后仍未晋级,考虑离开或者转岗
根据改革方案,中科院将对3万名科研人员推行“有限期聘用”制度。中科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介绍说,所谓有限期的聘用,可以概括为“非升即离”,比如一名副研究员,已经有两个聘期后,仍没有晋升到上一级岗位,他在这个单位就不能再有机会晋升了,考虑离开或者转岗。
对于社会上流传的中科院科研人员将取消编制的说法,李和风予以否认。“有限期聘用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没有编制了。科学院也没有取消编制的说法。”
改革方案中还提到,中科院将配合有关部门实行院士退休制度,规范院士兼职和相关待遇。
中科院新机构设置
创新研究院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以应用部门和市场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卓越创新中心
面向基础科学,将通过学术委员会进行评价
大科学研究中心
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科研基础设施平台,将以用户和专家等第三方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特色研究所
面向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侧重民生,通过相关行业部门、地方政府评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