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过剩怪圈:年进口天胶200万吨 海南胶林弃割
- 发布时间:2014-12-09 08:2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马巾坷
从1954年被确定为战略性物资橡胶的种植基地至今,海南橡胶已经拥有810万亩种植面积以及42万吨年产能力。但在国内橡胶产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并未摆脱天然橡胶大量依赖进口的命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1~10月我国进口天然橡胶210.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47%。
一方面,中国橡胶产业80%依旧依赖进口;另一方面,胶农弃割弃管,大量橡胶产能废弃。中国橡胶产业为何会陷入“过剩”怪圈?中国企业为何舍近求远,依赖进口橡胶?中国橡胶产业该如何转型升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国内一半橡胶由海南输出
如今,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达1710万亩,年产量86.48万吨。
而在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已达810万亩,每年中国有一半的橡胶产量从海南输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1906年第一株橡胶落地海南以来,海南橡胶产业经历了3次大发展。第一次是在1958年前后,在美英等国联合周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的背景下,海南被视作战略物资橡胶的主产地;第二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土地改革分田到户之后,海南农民开始大规模加入橡胶种植队伍;第三次是在近十年。2003年以后,在橡胶价格不断上涨的催化下,国内橡胶产业以平均每年47万亩的新增面积不断壮大,其中2008年,中国一年新增种植量就达80多万吨,而海南的橡胶种植面积也从2002年的553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810万亩。
海南橡胶产业分为农垦和民营两类。据海南橡胶(601118,SH)董秘董敬军介绍,海南橡胶目前在全省有25家基地分公司。农垦农场产胶交到农垦的加工厂,最后汇集到海南橡胶集团。而民营橡胶,胶农则会将胶水交到县城里的橡胶收购站,收购站再统一收集,卖到加工厂,加工后的标准橡胶或者乳胶,再销往内陆下游生产企业。
董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控制着海南省60%以上及云南省1/3的橡胶产量,集团的标胶或者浓缩胶乳主要流向下游轮胎制造企业,也有一部分进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仓,另外一小部分销售给其他橡胶产品生产企业。
虽然控制海南省甚至全国不小份额的橡胶资源,但海南橡胶集团在国内橡胶市场并没有定价权。“橡胶的定价是市场行为”,董敬军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橡胶市场已与国际市场接轨,除掉关税因素,国内外橡胶价格相差不大。
国内企业更倾向使用进口胶
记者采访了解到,国产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虽然价格较低,但并未出现严重过剩。
“市场低迷的时候,国产胶就比较难卖,但价格放低一点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还是能卖给下游生产企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橡胶研究所产业经济课题组研究员莫业勇表示。
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国内橡胶“难卖”的原因是,国内企业更倾向使用进口橡胶,而国内产胶多用于生产低端橡胶产品。一位不愿具名的轮胎上市企业董秘表示,国内大型轮胎生产企业基本使用进口原料,而这主要是因为国产胶质量不稳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所副所长李普旺指出,橡胶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橡胶初加工产品质量。而在海南,民营橡胶难统一管理以及国营橡胶中普遍存在的刺激割胶现象也影响了国内橡胶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刺激割胶的现象在海南甚至全国产区都普遍存在。所谓刺激割胶,其实是胶农或者胶工在割完胶之后,往割创口涂上一种叫做乙烯利的化学物质,而刺激割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产量。“但这样会导致胶水里的非胶成分增加,从而导致初加工得来的浓缩乳胶质量差,”莫业勇表示。
中国天然橡胶业协会秘书长郑文荣告诉记者,在我国刺激割胶是被允许的。“有相关的规定,针对不同的树龄,对涂抹的乙烯利有规定的浓度,一般浓度在1%-3%都是没问题的。”
海南橡胶董秘董敬军对农垦农场刺激割胶也毫不避违。“但有个别农场会使用高达6%浓度的乙烯利进行刺激割胶,”他表示,在我国,海南和广东对乙烯利的使用浓密把控相对严格,但云南则是“放羊式的发展”,高浓度刺激割胶现象会比较严重。
“97%的国营橡胶会进行刺激割胶,剩下的3%是幼苗。而民营橡胶中刺激割胶的占比大概为30%左右,”莫业勇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反映,刺激割胶会导致胶水中非胶成分增加,从而降低其生产的浓缩乳胶的质量。而浓缩乳胶恰好是特种橡胶的生产原材料。“即使是3%以下的浓度,也还是有影响的,”莫业勇表示。
民营农场难统一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海南橡胶以农垦为主,土地改革分田到户之后,把部分橡胶地划分给了农民,农民开始加入了橡胶种植队伍。而地方县市也开始组织自己的地方国营农场。
在海南,橡胶经过60余年发展,截至2013年,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达810万亩左右,其中农垦386万亩,民营424万亩。民营又分为地方国营和农民种植两部分,地方国营农场一般由县市政府相关部门管理。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副所长谢贵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的橡胶产业模式与国外的并无太大的区别。在橡胶最大出口国泰国,橡胶种植也分为国营和民营两种,但以民营为主。民营种植一般以小胶园的形式存在,占80%以上。“所以在泰国,民营橡胶也存在技术推广困难这种情况。”
“我们的种苗都去苗圃买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我们又不懂,一般种到割第一批胶的时候,才知道胶水多不多,产量高不高”,琼中县崩坎村村民李文安告诉记者。这也是海南胶农都面临的问题。而在良种推广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但据了解,目前只会其研发的热研7-33-97品种得以在海南民营中推广,大范围种植,产胶量相对较高。
“海南民营橡胶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种植品种不全,”琼中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廖孝文总结道,另外,民营橡胶还存在种植技术、割胶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用工水平以老弱病残劳动力为主等问题。
廖孝文表示,民营割胶技术的跟不上,直接导致民营橡胶相对国营单产量偏低。
“现在民营技术还是跟不上农垦,因为我们的面积小,难以统一。总的来说,统防统控,效益会更明显,”廖孝文告诉记者。
郑忠光也表示,民营橡胶由于种植零散、不集中。胶农管理比较随意。“想下肥就下肥,想割胶就割,不想割就休息。”也因为这样,部分胶农的橡胶树甚至只能割10年胶就被淘汰了,而正常的橡胶一般有30年的割胶期。
“农民没有战略性的概念,要保住橡胶的战略性定位,国家就应该保护橡胶的价格,跌破了一定程度就要给予农民一定补贴,”郑忠光表示。
亦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国产胶质量不稳定其实更大原因是国内气候造成。谢贵水告诉记者,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产胶干含量差别很大,这也会影响最后输出初加工橡胶产品的稳定性。“国内生产的橡胶肯定是在国家标准以上的,但干含量高低的差异,对下游加工厂来说,使用起来就会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