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冲出“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需市场和政府两手协力

  • 发布时间:2014-08-01 11:15: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导读】工信部提出通过“以旧换新”化解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不少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但是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势头依然强劲。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产能过剩的难题,工信部又亮出了新的“法宝”。

  工业和信息化部昨天公布《关于做好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以及《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目标直指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业,旨在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控制过剩行业产能总量。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说,这是一项给“出路”的政策,既有利于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又有利于推动存量产能调整升级和布局优化,缓解地方经济发展与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政府伸出“调控之手”,而且使出的劲也不小,但单凭这只手来出力,还是难以化解产能过剩难题,毕竟市场是由一个个企业“细胞”来组成的,要冲出“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仍需市场和政府两手协力。

  去年,一吨钢的利润曾经跌到了0.43元,连根冰棍都买不到。而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至5月,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又同比下降9.2%。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听起来很让人悲观。

  钢铁行业利润率的持续下降,与这个行业产能“淘而不汰”不无关系。2011年至2012年全国淘汰炼钢产能约3700万吨,而同期又新增产能近9000万吨。

  产能过剩可以说是多年来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痼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钢铁、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调控措施。但尴尬的是,有些长期以来产能过剩的行业却陷入越治理产能越多的困境。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分析,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越淘汰越过剩”。

  姜长云:越淘汰越过剩的问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在企业的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的干预比较多,政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二,前几年经济增长速度高,当时许多人包括一些企业,包括地方政府,有对以前经济增长比较快的预期,所以在企业的产能方面、投资方面增加了很多。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增长进入了新的常态,从高速增长变成次高增长,市场方面的需求可能也受到一些影响,所以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加重了。

  根据昨天工信部出台的新政,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四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将得到定量限制。具体来说,这些行业只要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就必须淘汰与这个建设项目产能数量相等的落后或过剩产能。在实施减量置换的地区,新(改、扩)建项目则应淘汰这个项目产能数量1.25倍以上的产能。姜长云认为,这样的办法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是要更好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仍需市场和政府两方作用的结合。

  姜长云:通过产能置换,对解决一些由落后产能导致的污染问题、环境质量等问题有一些作用,让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在跟市场关系方面,还要多做一些文章。要把发挥市场的指导性作用和发挥好政府作用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经济之声: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不少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但是为什么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势头依然强劲?

  张立群: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在这些重化工领域,政府发挥的作用可能要比其他行业更多一些。第二个方面,就是市场的作用,实际上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实际上也要求企业进行升级换代,这种升级换代可能也会导致相关的一些投资的增加,一些产能的增加。从市场这个角度来看,越是竞争,就越推动更高水平的产能发展,这应该是积极的,但高水平产能和低水平产能如果同时存在的话,也会表现为产能规模增加比较快。

  张立群指出,要想破解产能过剩难题,政府部门需转换发展思路。

  经济之声:核心还是一个低水平产能不退出的问题。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是不是他们只看的是GDP的投资量,而并不看投资效率和利润率这样一个指标呢?

  张立群:地方政府在整个产能调整当中,确实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职能的转变、发展思路的转变,对于过剩产能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工信部提出通过“以旧换新”化解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张立群认为这个举措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将取得成效。

  经济之声:这次工信部颁发“以旧换新”这样一个产量置换的办法,能不能破解“淘而不汰”的难题?

  张立群:我认为这是一个会取得成效的措施。这个措施针对中国的国情,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比较细致的结合起来。从政府角度来看,这个结合重点的还是要发挥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就是说等量或者减量淘汰。目前已经比较明显过剩的四个行业,即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这些行业的产能如果再新增加的话,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必须要淘汰等量的或者更多数量的原有过剩产能,这对于过剩产能的退出会起到一个强制性的作用。这个举措的可操作性较强,落实的效果会比以前实施的规定更好。

  编辑部观点:要冲出“越淘汰越过剩”怪圈 需市场和政府两手协力

  评论编辑晓易:“一命换一命”,或许这句话用在这来形容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办法有些惊悚的感觉,但是当前我国一些产业产能过剩情况的严重性却不得不让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谓等量置换,也就是新(改、扩)建项目应当淘汰与其产能数量相等的落后、过剩产能;减量置换,即淘汰的产能应当大于新(改、扩)建项目的产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就是在产业发展中以充满活力的新生命来替代羸弱不堪的旧生命。这也是市场发展的规律,遵循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产能过剩被视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大潜在风险点。2013年以来,官方已出台多项严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但尴尬的是,有些长期以来产能过剩的行业却陷入越治理产能越多的困境。尽管必须发挥好市场机制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作用,特别是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的事情完全撒手交给市场。更不能乐观地认为,企业能自行解决好产能过剩问题。

  所以必须强调,要冲出“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只有市场和政府两手协力。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产能置换,是在用“疏”“堵”结合来淘汰产能,一方面,“堵住入口”,严禁核准新增产能项目;另一方面,“预留出路”,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好政策要落到实处,要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工信部在推出新政策后,仍要加强监管力度,不能定下规矩后就做了逍遥自在的“甩手掌柜”。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