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暴跌疑因海外机构偷袭 高度控盘股风险显现
- 发布时间:2015-05-22 08:21: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马艺文
汉能薄膜发电5月20日的惊魂暴跌,让很多投资者看傻了眼,或许也会让首富李河君感到一丝沉重。在暴跌发生后,各方猜测非常多,比如对公司盈利模式的质疑、英利暴跌引发的连锁效应,甚至还有传闻称,李河君本人未出席当天的股东会,是因被监管当局调查。
其中,有一种猜测成为了昨天市场争议的焦点,即汉能可能出现逾期贷款,引发机构抛售,最终导致股价大跌。
有媒体报道,汉能以上市公司股票做质押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但有部分贷款出现逾期未还的情况,在沟通未有进展的情况下,部分机构当天早上开盘后抛售汉能股票,导致股价下跌,同时引发其他机构跟进,发生了踩踏事件。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时,汉能于21日在其集团官网发布了一则澄清声明,大意为三点:没有贷款逾期,没有减持,没有对赌。
具体来说,汉能称其目前经营正常,各项业务运转良好,资金状况良好,没有任何一笔贷款逾期;集团及关联人士持有汉能股票约306亿股,没有任何减持套现行为,没有利用持有的汉能股票与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过诸如对赌之类的任何金融衍生交易。
不过,尽管汉能对各种猜想予以了澄清,但公司并未解释“5·20”大跌的具体原因。证券时报记者从一位接近汉能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汉能20日遭遇的大跌很可能是海外机构集体密谋演绎的一场“偷袭”——机构在当日集体做空,一起抛售了手中股票,导致大跌。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由于跌幅在半小时内便接近50%,可以肯定,这最起码不是一次单一股东的抛售,必定有多家机构集体出动。问题关键在于,抛售的性质很特别,这是海外机构集体一致做空抛售,且是“偷袭式”地砸盘,特意选择在汉能股东会召开日的早盘抛售,让护盘的资金猝不及防。
交易数据显示,5月20日早9时30分开盘后,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表现平静,暴跌发生在10时15分到10时40分的25分钟之内。
10时15分,股价7港元/每股时,成交量为895万股。10时16分,6.92港元,成交842万股。10时22分、10时25分、10时27分分别成交202万股、541万股和648万股,此后,29分、31分、33分时的成交量都超过600万股,10时38分成交725万股,10时39分成交745万股,10时40分成交449万股,随后停牌。当日振幅达到47.08%,市值缩水至1631亿港元。
整体而言,上午总成交量为1.75亿股,成交额为10.51亿港元,盘中最低价为3.88港元。其中,大单卖出的股数为4105.6万股,占当日成交股数的23%,涉及资金2.89亿港元,占今早成交金额的27.5%。
交易数据显示,有8次达到600万股以上的成交,19次超过100万股的抛售,抛售价介于7.35港元到5港元之间,这显示有多家机构参与了当天上午的抛售。
据媒体盘后统计,5月20日沽盘主要来自海通国际、中信证券、UBS、高盛、招商证券,大致价格是7港元。而买盘主要来自内地港股通资金,价格近4.95港元。由于无法得知券商背后股票实际持有人的信息,因此无法判断机构资金的性质。
另一位香港市场资深投资人也倾向于认为有机构集体“背叛”。“10亿港币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迅速抛出,这不是一个机构所能主导发生的。按常理推算,目前市场上没有足够的‘货’可以将股价砸成这样。沽空方和持有方都可能参与到此次集体的抛售行动。”该人士称。
他分析,一般沽空股票的投资者(外围投资者)和原来就持有的汉能股票的投资者甚至是股东(内围投资者)一起跑路,是可以从买卖的券商席位查到到底是谁的,相信汉能方面应该已经查到哪些持有人在偷袭了,李河君作为最大的股票持有人,应该会对这件事涉及的机构或人员展开调查。
根据港交所披露易资料,李河君持有汉能薄膜发电80.89%股份,属高度控盘。
此前,不少投资人士都曾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高度控盘股的风险的放大效应是非常明显的,相对较少的一部分资金博弈如果发生在一个高度控盘股交易中,大涨大跌是极其容易的。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甘洁此前曾撰文:“汉能股票今年以来平均日成交额只有5亿港币左右,也就是说,只要有2~3亿港币的资金,就可以控制股价。”
港股市场上,和汉能股权结构类似的还有妖股恩达集团(01480.HK)。该公司股票5月6日大涨61%,5月7日恩达股价再涨94%,5月8日股价早盘最高达到102港元,随后便狂跌不止,最终收报17.5港元。而近几日仍在继续下跌。对此,香港证监会还特意发布通告提醒投资者,恩达集团股权高度集中,股价容易波动,注意风险。
此外,汉能之后,21日市场再度出现急跌股。“高银系”的高银地产(00283.HK)及高银金融(00530.HK)双双出现暴跌,跌幅一度超过60%,同时伴随着成交量急剧放大。截至收盘,高银地产跌40.91%,报14.36港元,高银金融跌43.34%,报17.48港元。虽然两家公司中午收市后发出声明,称注意到股价下跌,但不知悉原因。但如此暴跌,仍然引发市场对于高度控盘股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