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百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金龙汽车现金流严重吃紧
- 发布时间:2014-09-30 03:00: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陈晶
对于媒体提出的诸多问题,公司避而不答
9月17日,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龙汽车)发布了《关于收到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书》(简称:《决定书》),公告显示,厦门证监局称检查中发现公司存在三大问题需要责令改正,包括委托理财审批和信息披露不规范;汽车按揭贷款担保不规范以及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信息披露不完整等。
厦门证监局据此要求公司健全内部控制,提升治理水平并严格履行重大事项决策审批程序;以及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准确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如今距金龙汽车收到当地证监局整改通知,已近半月,为了解整改进程,《证券日报》记者电话联系金龙汽车证券事务部,对方拒绝采访。
此外,记者发现,金龙汽车近几年豪掷近百亿元投向理财产品市场,同时,公司的现金流却严重吃紧,无改善迹象。
砸巨资购买理财产品
金龙汽车发布的《决定书》公告显示,2013年金龙汽车的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使用资金合计14.83亿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累计成交金额为66.5亿元,占金龙汽车2012年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16%。上述委托理财未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仅在2013年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金龙汽车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已经不是第一次。根据公司2014年半年报,公司在委托理财一项中,涉及资金36亿元。其中,2014年上半年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累计发生金额为28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仅为24.38亿元,占比达114.8%。
据此,仅2013年全年和2014年上半年,金龙汽车砸向理财产品市场的累计金额高达94.5亿元,接近百亿元。此外,公司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激情显然越来越高。
具体来看,据金龙汽车2012年报显示,公司多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合作,委托理财累计金额合计20.9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期末数为44.5亿元,用于理财的金额占了公司货币资金的46.97%;另据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委托理财一项中,委托理财的累计金额为66.5亿元,占公司货币资金期末数75.31亿元的88.3%。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与企业的财务投资计划有关,也与理财产品的投资上限、投资额度的设置等有关。“上市公司选择理财产品不能偏废了主业,更应该在市场动荡期谋求长远发展之路。”
现金流严重吃紧
“上市公司主业是客车业务,如今却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说明宏观环境不佳;或者企业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领域,向外投资风险偏高。”前述研究员高博轩表示。
的确,翻看金龙汽车2014年上半年业绩发现,公司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6.81%;201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金龙汽车净利润同比仅增长0.39%。
除此之外,记者还注意到,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严重不足,为-26.10亿元,较去年同期-10.99亿元下滑137.46%。对此,公司解释为受收入减少及票据的集中到期支付影响,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少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时由于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4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4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5.43%。
金龙汽车表示,客车行业的市场竞争依然十分激烈,2014 年下半年,公司下半年工作将重点管控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有资深财务人士表示,企业应收账款高企及现金流严重吃紧,从主观上来看,是由于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导致;从客观上看,企业管理者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另外,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应该是在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情况下的行为,而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却不太合适。
此外,公司将大量的现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之中,忽视公司原本的主营业务大、中、轻型客车的生产和销售,是不明智的做法。“为了获取比银行存款利息高的收入,同时避免股市等较高的投资风险,选择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