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产经 > 正文

字号:  

中信重工转型:除了革自己的命还“革”谁的命?

  • 发布时间:2014-09-15 17:17: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业文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即使是行业领先者,其生存法则也只能是:要想不被别人革命,那就干脆自己革自己的命。中信重工就这么干了!

  张其生再一次提到了那个著名的案例。

  “柯达是最早发明数码相机的,但是,因为舍不得自己的胶片业务,所以它死了!”张其生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对《中国机电工业》说,“其实,中信重工也面临同样的抉择。”

  8月7日晚,时钟“滴答滴答”迈向深夜十点,张其生却谈兴正浓。就在两个多月前,张被任命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那时,他刚加盟这家企业一年零五个月。不过,就是在那短短的500多天里,张其生已经带领着一支“突击队”披荆斩棘,为中信重工的未来杀出了一条血路。

  再谋跨越

  被中信重工如此看重的“变频”,到底是何方神圣?它真的能成为中信重工再谋天下的支点吗?

  8月8日,在位于洛阳的中信重工科技大楼25层,一场特殊的发布会正在举行。

  “中信重工干变频了,而且是和全球知名品牌直接竞争的高端工业专用变频器!”面对300多名客户及合作伙伴,中信重工新任总经理俞章法登台致辞,履新之前,他曾担任主管销售的副总长达十年之久,“这不只是一个变频器而已,我们还将延伸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产业链条,进军电力电子行业,而从机械驱动到电子驱动的突破,将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一场革命!”

  俞章法的语气中既有兴奋与自豪,也有感慨与焦灼。此番众人会聚一堂,是为了庆祝中信重工专用高压变频器投运一周年。2012年12月,张其生带领着8位博士奔赴洛阳,组建中信重工变频研发中心;2013年7月,其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CHIC1000系列专用高压变频器面世,并应用于山西紫金矿业提升机变频改造项目。如今,该变频器已投用一年多,紫金矿业特意前来参加发布会,并公开发言称其“整机运行稳定、安全高效,令人满意”。

  张其生表示,之所以选择矿用提升机入手,因为提升机是用来“提人”的,对安全、可靠等各种性能的要求“最高、最严格”——这无疑延续了中信重工“高举高打”的一贯风格。而原本打算聚焦在提升机领域的发布会,因感兴趣者众,便顺势扩展至各行各业。发布会现场,中信重工与陕鼓集团、湘电重装等九大客户签署了高压变频合作协议,“大家都很感兴趣,对他们来说是大大的利好”。

  “十年磨一剑”。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中信重工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自2004年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这家曾经“13年没买过一台新设备,9年没进过一个新人”的传统老国企,逐渐可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并赢得了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中国黄金等一批声名显赫的客户。2013年,中信重工(601608)销售收入约50亿元,净利润约5亿元。在重机行业一片风声鹤唳的当下,它是为数不多几家仍有盈利的企业之一。

  “单就装备能力而言,中信重工未必比国内同行高出很多,我认为,它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其领导层的前瞻眼光、较早实施转型,改变产品结构、经营模式有很大关系!”张其生早年间曾担任某大型国企副厂长,对装备制造企业也较为熟悉,他这番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早在多年前,中信重工就开始实施“云层战略”(定位高端),并随着外界环境变化及企业实力的提升,逐步演变为“三大转型”(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从主机供应商到成套服务商、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2013年,中信重工的新产品对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达74%,新增订单中,国际订单和成套合同分别占51%和64%,其“567”的量化衡量指标初步实现。

  表面上看,中信重工的转型正稳步推进,并没有到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向电力电子行业进军,并将目标直指该领域国际巨头呢?

  “从企业的盈利构成看,中信重工5亿元的净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国际订单、成套合同及备件服务,单纯国内主机的订单基本没有盈利。可见提前布局、实施转型的重要意义。”俞章法对《中国机电工业》说,“今后,我们要继续推动三大战略转型,变频是重要支撑。”

  的确,如果不掌握核心控制系统,所谓的“高科技企业”就难以名至实归;如果成套合同中价值量最大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只能外购、受制于人,那企业的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

  “一个1亿多元的成套合同,外购的控制系统、电机等可能就得七八千万!规模和利润的大头都在那儿呢!”俞章法曾在不同场合算过这笔账,每一次都使他阵阵隐痛,“比如,一台矿用提升机几百万元,一套配套的控制系统却要数千万元,几十台提升机的价格!”

  更让俞章法不能忍受的是,若自己不掌握控制系统、电机等核心配套,提升机等产品就难以摆脱“按吨出售”这一令人深恶痛绝的定价模式。他希望,随着自主研发的变频控制系统的面世,这一情况将彻底成为历史。

  那么,被中信重工如此看重的“变频”,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它真的能成为中信重工再谋天下的支点吗?

  原来,变频器是这样一种装置,它能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通俗来讲,其核心功能是“调速”,与减速机等传统机械传动装置相比,变频器具有可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方便实现自动控制、更节能(使用变频器的电机系统节电率普遍可达30%)等优势,因而在空调、电梯、建材、煤炭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变频器市场一直保持着12%~15%的增长率,预计至少在今后5年内,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总的潜在市场空间大约为1200亿~1800亿元。不过,由于外资品牌先入为主,目前其在国内变频器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特别是在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应用领域,几乎完全被外资品牌垄断。

  “变频产业是架接重型装备和生产工艺的桥梁,是实现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媒介。”俞章法表示,中信重工近几年通过科技进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研发中心等建设,对工艺的理解日益精进,但对控制尤其是最核心的变频技术的掌握还远远不够,“而要想实现工艺、装备和控制的完美结合,使装备始终能够智能、高效地工作,必须补上‘这条腿儿’。”

  以矿用磨机为例,其转速调节怎样才是最合适呢?这当然不能凭借人的经验。事实上,张其生正带领团队进行一项“工艺模型与变频集成”的研究,他们计划做出很多模型,并将其嫁接到产品上,使得磨机等装备能够得到最高效的调节。

  “用户并不关心你用什么手段,他们要的是实现的效果——不管矿石是软的还是硬的,衬板是新的还是旧的,磨机都能在最高效的状态工作。”张其生不只是位技术领军者,他对用户需求、市场开拓也有着很深的理解,“不要把变频固化在一个点上,它是个桥梁,往后的产业链还很长。”

  革命,或被革命

  “这是大趋势,不会因为中信重工不做就不发生,也不会因为其它某重工不做就不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的!”

  瓷先ィ似乎还不到两年时间,中信重工的变频产业就已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在紫金矿业、豫光金铅半自磨机、平煤干熄焦风机等成功投运,还出口至澳洲、非洲、东欧等地6其规划的亚洲最大变频器生产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毕,即将投产�

  然而,一路走来,俞章法深知其中的纠结与艰难。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数十年来一提起产品设计就是‘电机+减速机’,有时候,我觉得兄弟们的脑子比机械还机械!”俞章法对《中国机电工业》说,“要用‘变频+直驱电机’取代减速机、齿轮箱等传统机械传动,最初大家接受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不只是习惯,还有既得利益(原有组织架构下的主导权),以及对自己不擅长的陌生领域有意无意的漠视、排斥。曾经有人向俞章法提出异议:咱们的大型减速机、低速重载齿轮做得挺好的,用户也能接受,为什么一定要用变频呢?投入高,风险未知,还会冲击咱们的现有业务,何必自己“左手打右手”呢?

  当时,许多人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一种大趋势的不可阻挡。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及新材料的发展,传统机械工业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减速机等传统传动设备或将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传统机械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把工艺需求、装备制造和电力电子控制结合起来,大型化、重装化、无齿轮化,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真正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张其生对各种前沿技术都很敏感、痴迷,说起话来也甚为笃定,“这是大趋势,不会因为中信重工不做就不发生,也不会因为其它某重工不做就不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的!”

  曾经,几乎没有人相信像诺基亚、柯达这样的跨国巨头也会轰然倒下,如今,这却是已然发生的事实。不过,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数码相机取代胶片都有长达数年的胶着期一样,变频技术对减速机等原有传动设备的替代,也不会一蹴而就。然而,此时此刻,正是分水岭——及时布局、快速行动者或将获得难以估量的先发优势,而拒绝改变、行动迟缓者将来只能束手待毙。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所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最有效的行动?

  “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著名力作《创新者的窘境》中探讨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有些受人尊崇的大公司在市场或技术发生突变时会失败?而他给出的原因似乎令人惊讶:正是那些有助于取得过往业绩的良好管理,导致了它们的颓败。因为在一家管理精良的公司中,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会自动将资源分配到最能产生当期收益的地方,而破坏性技术即使市场前景广阔,在出现的早期也是风险明显而收益不确定的,看上去多少有些“不靠谱”。这一难题的解决之道,就是创建一个围绕突破性技术的新的独立事业部门,与原有的体系隔离开来,全力融入需要突破性技术(产品)的客户群中。

  这正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发生在中信重工的故事。2012年12月,当张其生离开北京奔赴洛阳时,与其说他是中信重工的一名特聘专家,倒不如说是“变频突击队队长”更为贴近。任沁新、俞章法给了他充分的授权,从人才选聘到激励机制,从薪酬待遇到团队建设,均由他做主。而张其生则要负责带领团队完成从研发、中试到认证、生产再到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的所有环节。

  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变频专项团队很快组建起来。整体规划、系列产品定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开发……或许,这一切听上去并没有多少惊天秘密,但首套产品“31万5千多行的程序代码”,则无意中透露了研发团队的几多艰辛。2013年7月,中信重工CHIC1000系列高压变频器顺利通过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其调速比高达5000:1(远高于国内同行的100:1),其快速启动和制动性、空中悬停功能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截至2014年8月,除了CHIC1000矿井提升机专用变频器外,CHIC2000系列磨机调速专用变频器、CHIC3000系列地面低压变频器以及CHIC6000系列三电平变频器产品系列等也相继推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拥有良好的延展性,为未来延伸出面向整个工业领域的PLC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信重工做变频,不是为了眼前的生存或暂时的盈利,而是真正看到了未来30年的趋势。”张其生有着浓郁的技术特质及强烈的民族情结,“我们要瞄准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在国际舞台争得中国的一席之地。作为一名民族工业的坚定推动者和践行者,我相信一切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中信重工(601608) 详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