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消费 > 消费体验 > 正文

字号:  

八成消费者网购遇夸大宣传 存信任危机

  • 发布时间:2014-08-28 10:0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谢凌宇

  网店产品宣传是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主要依据,但仅凭网页广告难以真实地反应产品特性,因此消费者仍因夸大宣传遭受损失。日前,中消协和北京市消协公布了对消费者网络购物情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逾八成的消费者表示有买到实物与宣传不符的网络购物经历。

  网络商品虚假宣传现象突出,过分夸大产品优点、效果,致使消费者落入网购陷阱,蒙受损失。遏制网购虚假宣传势在必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完善网络经营法律体系,强化网站责任,共同净化网络购物环境。

  过度宣传成网购投诉热点

  网购正成为一种主流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在体验到网购便捷、实惠的同时,网购的各种弊端也让其苦不堪言。日前,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就网络购物热点开展了问卷调查。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共收集到有效问卷样本2295个,参与问卷调查的消费者都表示在网上购买过商品或服务。调查显示,买到实物与宣传不符的网络购物经历、网站制定不公平格式条款以及“7日无理由退货”遇阻成为消费者在网购中遇到的三大主要问题。其中,81.61%的消费者表示有买到实物与宣传不符的网络购物经历,货不对板高居网购问题的“榜首”。

  过度宣传是消费者在网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部分网络商品经营者为了吸引消费者,对商品的功能特性进行了过度宣传,过分夸大了商品的优点、效果。衢州衢江市场监管局就曾接到一份实名举报,举报关于某竹业有限公司的牙刷能“清除90%细菌”并具“清除牙菌斑、保护牙釉质”等功效为虚假夸大行为。举报者张某表示,该款牙刷和其他牙刷并无区别,牙刷要配合牙膏使用才能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牙刷本身应该不具备这么多功效。衢州市监管局调查后发现,该商家确实违背实际情况夸大宣传牙刷的功效,易使消费者对该种牙刷的质量、用途产生误解,从而误导消费群益受损。广告宣传虽然能快速吸引消费者,但夸大的宣传违背了产品的真实性,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产品图片过度处理,导致与真实存在较大差距,这让不少“图片党”有苦说不出。网友吴小姐日前在网上购买一组“史努比安全带护套”,不料收到商品后吴小姐傻了眼,因为收到的史努比从眼睛到鼻子,就像一只被打伤发肿的狗,和网拍图片实在差很多。“图片很美,实物很烂”是很多消费者对网购图片极具迷惑性的无奈吐槽。

  行业标准缺失致虚假宣传肆虐

  网络商品虚假宣传现象是“老大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恶化网络消费环境。为什么消费者对网购商品虚假宣传的投诉居高不下呢?

  其一,从法律层面来看,法律具有滞后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并未针对网络虚假宣传、网络广告做出明确的管理及责任规定,给不法分子留下了诸多法律漏洞。而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在法律执行上还有待提高。

  其二,从电商自身属性来看,网购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相比于线下面对面的购物方式,网上购物“摸不着、看不见”,买家只能通过网页上商家的介绍来了解产品,增加了不法商家进行虚假宣传的可能性。另外,电商对卖家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以致于不少不法商家鱼目混珠,即使收到买家投诉,电商平台罚款、关闭店铺等惩戒措施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三,从网络店铺的经营者来看,唯利是图是造成虚假宣传泛滥的原因之一。为了赢取消费者的青睐,卖家虚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产品及外观申请国家专利”、“权威专家”等信息,进行子虚乌有的宣传。

  此外,消费者网购意识薄弱也是造成过度宣传的主要原因之一。盲目跟风,过度信任商家宣传,即使收到货不对板的商品,也自认倒霉,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商家的违规行为。

  遏制虚假宣传迫在眉睫

  虚假宣传导致买到的实物与宣传不符,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严重伤及了消费者网购的信心,若不加以监管,长久以往将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发展。

  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惩戒力度。目前,我国对网络经营监管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相关法律配套措施,对网络经营主体准入、网络信息发布、网络维权、网购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加以细致的规定,填补法律漏洞,同时加大网络虚假宣传的惩戒力度,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

  其次,强化电商平台的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目前,买家在电商平台上遇到不法商家,遭受网购损失,基本上只能选择向卖家主张权利,很难向电商平台进行索赔。因此,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都要明确电商平台的责任与义务,敦促其重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制定严格审核商家的准入机制。另外,电商还要严格审查商家的网络宣传用语,譬如在保健食品类目上,避免让“根治”、“药到病除”、“三盒见效”等用语和承诺成为消费陷阱。

  最后,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在网购时,首先要考察店主的信誉度、交易量、评价等因素,切勿被网店大量的效果图所迷惑。同时,要加强消费维权意识,要保留商家对售出家居用品的所有承诺资料,以及购买凭证、发票等票据,便于发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