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消费警示 > 正文

字号:  

网传儿童禁食名单防性早熟 医生:没做专门检测

  • 发布时间:2014-08-18 08:3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谢凌宇

  近日,网络疯传一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忧。难道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某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开具的,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

  担心孩子性早熟 儿童禁食禁用名单热传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宝宝树等著名育儿网站上流传。婴幼儿家长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些食品和用品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禁食名单最早来源于某专家内科的一份诊断书,是用一张打印的小纸条黏贴在病例上,提醒病人不要吃这些东西。但从这份诊断书上看不出具体的疾病和限制食用的原因,只能看出来自于专家内科。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即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女士8岁的女儿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卵泡已经发育,被诊断为性早熟,医生就开出了这样一份禁食名单。由于这名女士提到了性早熟,各地媒体进行了报道,试图证明上述食品和性早熟的关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份禁食名单的来源与制作人。

  尽管没有明确的论断,但这份禁食名单上涉及多个婴幼童常用的食品,包括国内一些知名乳企的儿童乳饮料和国际知名婴幼儿品牌的产品,引发了广大家长的恐慌。

  一些有医学背景的家长声称,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量的雌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也有一些家长并不问什么原因就直接停掉了上述食品。从最早出现到现在,这份禁食名单已经至少流传一年多。

  “开单”医生:禁食名单没有做专门检测

  北青报记者经过对专家擅长领域的调查和对其医护人员的多方求证,发现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其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

  在其诊室,陈大夫向北青报记者证实,禁食清单确实是自己开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孩子有了性早熟症状,家长会问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每次都要说好几次,家长又希望可以写下来,所以逐渐就打成单子给家长了。陈大夫介绍说,自己一天看的病人在90个左右,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

  陈大夫介绍,自己的一个病人仅仅五个月,是母乳喂养儿,孩子的母亲饮食方面非常注意,也没有给孩子吃过她多次强调不要吃的食物。后来经过多次询问得知孩子的母亲使用一种补水的护肤品,在停用之后,孩子的发育症状也消失了。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得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

  营养专家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

  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

  范教授谈到了“环境雌激素”,并曾解释过,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据范教授介绍,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记者观察

  禁食名单并非只有一种

  北青报记者以病人家长的身份在儿研所挂号咨询,发现分泌专家门诊室前,大量排队家长带着孩子等待检查是否性早熟。当天,从下午2点半到6点半的4个小时中,就医儿童多数集中在4岁到13岁,且多为女孩。其中,最小的一个尚未到一周岁。

  家在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位母亲发现女儿乳部有硬块儿,起初以为是夏天吹空调多,可能是着凉,孩子只有8岁,不太可能是发育。在忧虑之下,她带着女儿来就诊,初诊显示已有乳核,为性早熟,但原因不明,仍需做多项测试,以确定成因。

  同在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

  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

  新闻内存

  儿童性早熟事件多与食品相关联

  2014年8月8日,《湛江晚报》报道了《哺乳期吃避孕药会致孩子早熟》。报道称赵女士一直母乳喂养孩子,从来没有吃过任何奶粉,可是孩子突然出现乳房发育的性早熟体征。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陈小燕对此表示,小孩如果食用了含雌激素的食品或药品,都可能导致乳房增大,出现性早熟的体征。其中,避孕药是最严重的一种。

  2014年8月7日,针对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的传言,《北京日报》发表了名为《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不靠谱》的文章。报道称,“4岁女童食用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是一则2011年的旧闻,每到夏季,就会在网络上热传一阵。

  多位食品学、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催熟剂是植物激素,没有证据证明是人体激素,植物激素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2010年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后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他们怀疑孩子的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之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嫌疑直指圣元奶粉。8月15日,卫生部回应圣元事件:乳粉激素含量无异常。

  名词解释

  何为儿童性早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曾专门针对牛奶中的激素水平做过研究:乳牛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这个过程。

  牛奶中激素含量受母体品种、不同生理阶段、受孕次数、饲料营养等影响。一般来说,无论是生乳还是市售奶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

  另外乳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激素水平也会相对高。这是因为雌激素和孕酮都是脂溶性的,部分雌激素可以与乳中蛋白质结合,因此乳品激素含量会有所提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