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打得猛销量反降 空调价格战费力不讨好
- 发布时间:2015-06-23 07:07:00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金潇
“店里卖的10台空调里头,有5台都是这款。”在国美电器安贞店,一位销售员极力向顾客推荐某品牌空调产品。在她口中,更具诱惑力的是,这款1.5匹的产品之前价格是4080元,现在则已经降至3299元,降幅接近800元。
空调销售旺季来临,面对市场增速放缓、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新一轮促销大战硝烟再起。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如今空调市场也进入新常态,随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日趋理性,各商家企图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冲销量的效果将十分有限,单一的价格战很难解决空调行业的当下之困。
空调降价促销老款居多
赶在北京最热的时候来临之前,针对空调的一场价格战又已经开打。记者近日连续走访本市多家家电卖场和专卖店发现,在空调区域几乎个个品牌都在价格方面降低不少。在苏宁电器北太平庄店,销售人员介绍,美的、海尔以及志高等品牌空调现在降价幅度也大多在200元到接近1000元之间不等,甚至还有其它类似兑换积分、以券抵用现金等优惠形式。
不过,记者走访多家家电卖场观察发现,那些价格优惠较大的空调机型,大多不是今年新款。国美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坦言:“当季新款在价格上肯定不会有太大优惠啊,毕竟还得保证一定的盈利空间。”
而各家电商开始打起来的“6·18”促销战中,空调的促销品中依然是老款居多。在苏宁易购“6·18”空调促销页面上,所推荐的16款“爆款热销”产品中,有11款都不是今年新款,最早的产品甚至还是2013年上市。而其它5台新款中,产品上市时间也多标注为今年年初。
而实际上,空调在进入第三季度后价格还会有一定波动。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分析今年空调价格由于受到价格战的影响,相比去年同期会出现一定程度地下降;但按照历年规律,第三季度的空调价格也会环比上一季度小幅增长。
价格战打得猛销量反降
面对空调厂商和销售商频频在价格上过招,不少业内人士除了把原因归于走向疲软的整个家电行业外,空调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中怡康空调研究经理刘龙向记者透露,综合国内主要厂商的口径,去年年底大约库存在2000万台左右,而截至今年5月,经过新一轮的生产后,我国空调库存压力已经飙升至4500万台。
然而,去年我国空调零售量仅为4215万台,中怡康预测今年零售量也仅为4455万台。这意味着,今年前5个月的库存已经超出了去年空调市场销售总量和今年的预计总量。
买卖吆喝的响亮,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从目前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价格战并没有真正撬动市场,拉动作用不如预期。来自中怡康线下监测最新数据显示,在重要促销节点的五一,整体市场依旧惨淡,今年五一期间空调市场零售量规模为786万台,同比下降4.7%,零售额规模为239亿元,同比下降9.8%。
“很多企业为了销售业绩能冲上去,不惜急功近利的去开展价格战,短期内也许会起到一定拉动销量的效果,但长远来看,这种以价换量的做法最后不会让企业获利太多。因为企业的这种价格优惠对销量的影响十分有限。”刘龙直言。
而另一方面,消费者面对着一轮接一轮的价格战,在选购空调上也更趋理性。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相当成熟,对于产品的体验要求更高,全面提升生活品质的意愿也变得更为强烈,不会仅仅受到价格的影响就去盲目购买一款空调产品。
价格战别误了产品创新
自去年9月开始,面对空调市场增速放缓、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行业大佬格力率先发力促销,紧接着其他国内空调企业纷纷跟进,空调市场已有几年未见的价格战开打。愈演愈烈的空调价格战也引发了各界关注,有关方面态度鲜明地“叫停”。
在上一轮家电促销季五一前一天,国家发改委便通过一场名为“规范价格竞争、繁荣空调市场”的提醒告诫会,约谈空调制造商和销售商。发改委反垄断局官员认为,空调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价格竞争时应该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不能搞价格同盟操纵价格,同时也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
有业内人士曾披露,表面的价格战,背后暗藏着厂家与销售商成立联盟,对未促销的品牌进行“打压”,最常见的就是销售员主推促销产品,而对其它产品置之不理。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陆刃波坦言,经过前些年的产销高增长后,家电业进入了调整期,价格战一方面会拖垮一些力量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对整个行业进行一次大洗牌,优胜劣汰。但另一方面,在需求总量没有变化、零增长甚至有所下降的背景下,空调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冲销量,企业的让利也会影响自身的盈利,最终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表面上似乎对消费者有利的价格战其实也布下很多隐患。奥维云网空调环境事业部总经理刘大任表示,空调行业如长期坚持价格战,从眼前利益来看,伤害的是中小企业;从中期来看,不利于空调产业产品升级和良性发展;而从远期来看,损伤的还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战不能满足他们享受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其实,已经有一些空调企业打破了产品开发定势,根据厨房、儿童房等特定环境和人群的需求定制产品。“这样的创新摸索未来必将是一个大趋势,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策略,紧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做好差异化竞争。”刘龙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