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找准位置 主动作为

  • 发布时间:2016-05-04 09:32:14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记者姚延敏)今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找准位置,主动作为,扎实开展红盾护农工作,不断加大农资监管力度,探索监管新模式,营造了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目前,武清辖区内共有农资经营户417户、生产加工户5户,经营户分布在22个镇街,涉农经营户辐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5%,是全市涉农面积较大的区县。

  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武清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召开各市场监管所主管所长、专管员、农资经营户和生产企业代表参加的红盾护农工作会议,明确辖区监管重点,开展交流培训,安排部署红盾护农工作。

  据了解,该局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区内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想造假、售假的农资生产经营户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形成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在此基础上,该局有关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对全区农资户进行排查,掌握基本情况,并进一步对农资商品销售的重点区域、重点经营户进行检查,通过“两比、两看、一结合”确定下一步监管重点。对抽检出来有严重问题的属地外农资产品,该局积极开展溯源工作,主动与相关地区监管部门取得联系,搞好移交工作。目前,该局已与河北省廊坊市等周边地工商部门建立了农资市场联动监管机制,定期进行互访。

  此外,他们还针对变化的农资经营模式,不断探索市场监管新模式。近年来,武清区内农资经营模式由过去的小门小户经营转为农业合作社内部联合经营,全区共有160户取得农资经营资格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可直接与社内会员进行农资交易,为农资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管理课题。对此,该局及时跟进,利用大宗合同备案制度掌握索证索票情况,有效保障了这一新型农资供给形式不出问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