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标准”推动“南海创造”
- 发布时间:2015-05-08 11:32:51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标准视窗
□ 本报记者 沈 洪
随着经济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快速向创新驱动转变,标准化战略已成为提升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要素。
为打造“南海标准”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创新思维,注重发挥标准化的规范、引领作用,借力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区试点建设,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南海标准”推动“南海创造”,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增创了产业发展新优势。
3年前,为做好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南海区政府出台的实施标准战略示范区工作方案,要求各镇政府在财力范围内建立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制度;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带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加大技术标准战略的资金投入。
3年后,在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区试点建设引领下,南海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各级标准达583项;9个国家/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秘书处落户南海。标准化战略已成为引领南海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的关键性核心要素。
自2011年,南海承接广东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来,先后出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将标准化战略资金纳入该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配套细则中,明确提出对取得成效的单位给予奖励的政策和额度。
在机制的建立上,南海区着重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打造区、镇政府牵头,职能部门联合,行业协会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大格局。在层次的提升上,除了传统产业继续保持制标优势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大力推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谋求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的突破,提升南海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以“南海标准”推动“南海创造”是南海区做好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主要目的。为此,南海区把构建先进标准体系作为重要任务,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研制协调发展机制,把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以先进标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建立专利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评价标准体系,把对专利技术的奖励从注册转到转化成生产力的专利技术上来,从根本上促进全区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将标准化科研项目纳入科技成果评定范围,实现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的信息互通,建立产学研联动的科技成果标准转化平台。
为建立先进标准示范企业培育机制,南海区各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将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性强的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各级标准,使企业通过标准作为载体以最快速度、最大范围推广专利和成果,提高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其他企业,从而实现以“南海标准”塑造“南海品牌”,从“南海制造”转变为“南海创造”。
这些措施,使南海区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协会发动、典范带动、企业主动、媒体互动”的良好工作氛围,构建起了标准化工作大格局。
政府超前引领。南海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并系统推进标准化工作。2011~201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标准化工作,并强调要加快示范区建设。2011年以来,南海区财政用于标准化奖励、基础建设资金6500万元。各级政府的扶持作为导向,激发了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
职能部门联动。在区政府推动下,南海的标准化工作不再是质监局“单打独斗”,而是“强强联手”实现了跨部门、跨镇街的融合。该区知识产权局与区质监局签订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合作备忘录;区经贸、环保与质监联合推进能源消耗、节能环保标准化建设。
人才队伍支撑。示范区工作量大面广、专业性强,与国家、省、市的标准化技术机构都开展了合作,联合破解标准化工作难题。大量基础性工作由该区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负责,包括标准化示范区的调研、培训、企业指导、产业集群辅导、标准化推广应用等工作。
主体意识提高。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是服务业机构,为此,他们深入镇街、社区、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标准化、卓越绩效管理、名牌创建等知识宣贯培训,组织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服务业单位、骨干企业到标准化前沿地带学习,参加国家标准委、省市质监局举办的标准化论坛、年会、专题培训,提高标准化理念。
各级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有力推进了标准化成果与生产力的转化,为示范区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支持了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三者统一。南海区的经济发展已逐步由要素驱动快速向创新驱动转变,标准化工作已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南海区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示范区试点工作,已涌现出一批标准化工作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从源头上参与各项标准化活动,及时跟踪各类标准制定新动态及新趋势,促进了产品标准始终保持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争取和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带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