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标准化工作在改革中走向辉煌

  • 发布时间:2015-04-13 09:33:05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

  标准化工作是我国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大国家质量基础之一,标准化工作改革是质检工作改革的重要阵地,也是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质检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今年,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工作会议,研究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改革,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勾勒出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蓝图,给出了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吹响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号角。

  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部署和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成绩和经验,本报推出“标准化工作改革进行时”专栏,记录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历史进程。

  □ 本报记者徐建华

  六大改革措施、三个阶段实施,整个改革从今年开始一直持续至202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不仅吹响了我国新时期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号角,更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标准化工作勾勒出了新的蓝图,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方案》到底是如何出炉的?《方案》会给我国标准化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现场,中国质量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标准化改革《方案》的推动者、国务院参事张纲,请他畅谈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之路。

  谈始末:8位参事联名建议改革

  “《方案》的出台是划时代的,伴随它的贯彻实施,中国标准化工作必将开辟新纪元。《方案》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中国标准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谈及《方案》出台的意义,张纲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同时还透露:“国务院参事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建议内容在《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原来去年7月份,张纲会同其他7位国务院参事,联名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改革我国标准化体系和标准管理体制的建议。这份建议,收到多位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先后作出重要批示,促进了《方案》的出炉。

  “国务院参事的主要职责就是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向国务院领导及时提出有质量的建议。我们8位参事联合提出建议就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我现在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个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并推动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进程。”张纲面带微笑地说道。

  作为长期从事质量工作的专家,张纲对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十分熟悉。为了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他与其他国务院参事一起,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科研单位以及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同时吸收国内外标准发展比较研究的成果。他特地说道,在广东调研时,民间自发建立的联盟标准,也就是团体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推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迫切感觉到:目前我国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进而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到了非改不可的关键时期。

  “《方案》出台,意味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迈出了坚实和关键的第一步,但要全面落实这个方案,任务相当艰巨,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智慧。”张纲面带沉思地说道。

  谈建议:围绕“三制”稳步推进

  如何保证《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落地,最终完成三步走的目标,张纲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法制。

  改革体制,就是要改变现有的标准化工作体制,构建“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加快组建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召集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标准化重大事项。“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日、韩等国已有的成功做法。”张纲表示,在强化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的同时,应抓紧拟定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能,让其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协同、协调、协作是“统一、高效、权威”的基础。

  创新机制,就是在标准化工作改革中重构新机制。“如在强制性标准大幅‘瘦身’的情况下,统一立项、统一编号、统一通报、统一发布,并实施统一的分析报告制度,需要全新的机制保障。”张纲用一个个例子对机制创新进行了解释:“又如,改革方案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这方面国际上已有成熟的经验,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市场培育尚不充分,固有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仍然存在,团体标准的培育与发展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需要创建有利于成长的全新工作机制。”

  张纲还特意强调了《方案》中提到的“企业标准的自我申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他认为这项改革的意义非同一般,其意义已经超越标准本身,是一项促进提质增效升级的制度创新。它体现简政放权,不仅能给企业松绑,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使企业通过制定实施更高标准而提高其竞争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有利于落实企业质量和标准化的主体责任;还可营造市场环境,按照“优质优价”原则,让消费者“用脚投票”,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质量取向的梯级消费,促进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它还可创新监管制度,改革政府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模式,促进企业诚信自律。

  完善法制,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依法改革。“《标准化法》的修订是首要的、基础的、也是紧迫的。但同时还需将涉及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列入议事日程”,张纲语重心长地说,“方案中‘法律法规对标准另有规定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统一、高效、权威’的改革目标,也必将削弱改革实施的总体效果。所以既要依法改革,又要用改革引导立法或修法。”

  (下转2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