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手机扰民不可原谅

  • 发布时间:2014-11-07 09:35:22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言堂

  □ 林 鸣

  有些科技新闻让人振奋,有些则让人“心惊肉跳”。比如下面这一条——目前乘客在国内乘坐飞机,都会被要求关闭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即使调成“飞行模式”也不允许使用。然而,包括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明确在飞行过程中可以使用手机,但需要调成“飞行模式”。据说我国一些航空公司已开始探索机上WiFi的商业化,但出于飞行安全的考量,手机仍被列为严格禁用的电子设备。本人对此表示担心的是,国人素以大嗓门著称,如果实现机上通话,安静旅行不复存在,机舱势必变成“蛤蟆坑”。

  朋友们都有体会:无论是在办公室、火车还是公共汽车上,只听到别人一半的手机谈话,比听到完整对话更分散注意力,让人感到心里“痒痒”。其实,这些“听众“并非患有“偷听癖”。为什么?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称,相对于倾听一段完整的谈话,只听到一半的谈话会使人更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大脑对完整的谈话内容有更好的感知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忽略这种干扰;只听到一半的谈话,大脑得到的信息更少,更难以去预测谈话内容,所以会分散你更多的精力。研究还表明:当别人在公开场合打手机时,“听众”会变得非常敏感。这种行为确实会对通话者周围人们的认知产生显著影响,但不是因为他们正在窃听谈话内容,而是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大脑的认知机制,令其“被迫”去听别人说话,从而感到心烦意乱。

  现在,包括“煲粥族”在内,很多人都对手机敬而远之。吵闹的铃声已成为最烦人的噪音之一,甚至比楼上的装修还令人讨厌。平时,在会场或课堂上,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使人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严重干扰了会场和课堂纪律。在外面就餐,会被旁边客人打手机的吼叫声吓一跳,顿时食欲大减。甚至在疾驰如飞的汽车或摩托车上,不少驾驶者一边开车,一边还要用手机谈论“军机大事”。他们难道不明白:稍不留神,下一秒钟就可能酿成交通惨剧。事实上,这个最受欢迎的通讯工具,开始在发达国家吃闭门羹了。前不久美国纽约市议会通过法令,禁止在公共表演场合使用手机。无论是正在用手机交谈,还是刚用手机拨号,或者不出声地听电话,只要手机响了一下,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罚款50美元。法国开始用技术手段限制在公共场所接打电话。规定手机用户禁止在影院、剧场等公共场所接打手机,当局根据新的规定正在公共场所安装信号干扰设备。目前,虽说国内还没有相关法规出台,但是相信这一天不远了:某些场合会像禁烟一样禁手机。礼仪专家特别提醒,国人有必要学会遵守“手机礼仪”,别让辛苦树立起来的文明形象,不经意间就毁在“手上”。比如在剧院看戏时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如果必须回话,或许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更合适。

  进入高度物质文明以来,我们的世界已经够嘈杂了,所以全人类对“安静权”的要求很高。作为旅客,需要的是一段平安的旅行;作为学生或与会者,希望能安静地发言和听讲;作为交通主要参与者,每个司机都应该明白“手机猛于虎”的基本道理。除了火警,没有什么事情会火燎眉毛,想想从前没有手机的日子吧。如果飞机上手机通话真的解禁,我看是否还要设立个“通话间”——这事儿好像行不通,您琢磨啊,飞机客舱寸土寸金,听说连选座费都涨到600元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