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宜昌市跨部门整合质检技术机构的实践与启示

  • 发布时间:2014-10-10 09:32:01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宜昌市委编办 刘太红郭一彬

  湖北宜昌市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打破部门壁垒,力排体制障碍,组建综合性公共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检验检测技术资源整合。既达到严格实行检测与监管分离的目的,又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运行效能。实践证明,整合则活,创新则兴。

  主要做法

  整合同类机构。积极争取省质监部门支持,以原市质检所为依托,整合市质检所、药检所、粮油检测中心机构职能、资产设备和人员编制,组建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三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三峡质检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考虑到农产品检测的相对独立性,其检测机构先实行内部整合,成立宜昌市农产品检验检测所,挂“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检验所”牌子,业务上接受三峡质检中心指导,待条件成熟后归并到三峡质检中心。基本思路是,先行“三合一”,逐步“1+N”。2014年1月,三峡质检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实施基本到位。

  明确职责定位。三峡质检中心承接了被整合机构的全部职能、人员及资产,为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宜昌市各级政府部门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及相关产(商)品的法定或政策性检验检测任务,同时作为市场第三方,受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等客户的委托检验、技术仲裁、技术服务等业务。鼓励政府部门以向三峡质检中心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相关检验检测任务。

  实现资源聚合。通过资源整合,三峡质检中心软硬件实力得以增强,技术能力位居渝东鄂西区域前列。食品检测能力从过去食品药品检验所的9个产品116个项目增加到594个产品664个项目;共具备1174个产品1136个参数的检验能力,食品、化工类52个产品检测能力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拥有较大型检验设备600台套,价值近3000万元;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名、副高级技术人员15名、硕士研究生9名、本科生41名。

  坚持双轮驱动。自挂牌成立以来,三峡质检中心顺利完成实验室整合、人员整合、职能整合、质量体系整合等四大任务,保持有序运转。该中心按照监检分离的原则,创新机制,用计划与市场两条腿走路,既保证完成行政部门的指令性计划任务,又面对市场,细分客户,搞好服务。截至4月底,共完成定检633批次,执法检验18批次,县市区送检90批次,其他委托检验检测1717批次,极大地满足了食品、药品、产品监督需要和客户需要。

  注重长远发展。整合后的三峡质检中心近5000平方米办公及检测用房由宜昌市质监局无偿提供,虽然暂时可满足现阶段检验检测需要,但离市政府提出的“把三峡产品质量检测检测中心建成全国知名、全省领先的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平台”的目标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心组建后,积极争取各方面政策支持,谋求长远发展。目前已争取到国家1250万元专项项目资金,市政府也正式启动了新的三峡质检中心项目建设,规划用地60亩,总投资3.997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总投资1.777亿元,45亩建设用地已通过规划审批,项目建设已通过宜昌市发改委立项。当前,正以三峡质检中心建设为主体,以中心项目建设为依托,重点建设国家精细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非金属材料(石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两个国家级中心。

  主要特点

  思路明确,前瞻性强。宜昌市原有质量检测技术机构存在条块分割、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实力悬殊,以及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宜昌市质监局结合检验机构的客观现状,率先提出“破除部门壁垒、推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综合性公共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的建议。这一思路与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关于“整合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机构”的要求不谋而合,前瞻性强,得到了省质监局和宜昌市领导的认可与肯定,为宜昌组建综合性公共质量检测服务平台提供了理论支撑。

  多方响应,群策群力。三峡质检中心整合的检测机构中,宜昌市质监局下属的质检所实力最为雄厚,被整合资产1385万元,划转人员34人。宜昌市质监局在改革中,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并积极争取省质监局、省市编办的支持。宜昌市食药局、粮食局等部门顺应大局,紧密配合。2013年10月,宜昌市政府马旭明市长率市编办、市财政局、市行管局等十余家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宜昌市质监局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办公,形成组建综合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共识与合力。

  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宜昌的跨部门资源整合,最初覆盖工业产品、食品药品、农产品、粮食粮油、建筑建材等类别,涉及省垂管部门(质监)和宜昌市属部门(食药、粮食、农业、住建委),人员、资产分属省市两级管理,组建综合性公共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矛盾突出,关键是要突破现行体制束缚。宜昌市采取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分段实施的方法,先期整合工业产品、食品药品、粮食粮油检测资源,农产品检测资源自行整合,建筑建材检测资源拟待时机成熟后逐步整合。从而确保了综合性公共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的平稳组建。

  立足实际,服务大局。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宜昌市市长马旭明相继对三峡质检中心建设作出批示,将三峡质检中心的发展融入宜昌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加快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大局中,要求三峡质检中心“定好位,履好职,服好务”,努力打造“门类最齐、覆盖面最广、技术最强、服务最优”的区域性检测中心。

  实践启示

  注重特色,打造品牌效应。目前,国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的小、散、弱和竞争性不强问题,关键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质量竞技场上的标准配置,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抓住这次整合的机遇,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着力打造质量检验检测核心品牌。以宜昌市为例,三峡检测中心的磷化工产品、燃气具、家具、水泥等产品质量检测能力走在全省及渝东区域前列,该中心当前正围绕宜昌支柱产业,申报建设国家精细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非金属功能新材料(石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两个国家级中心。这样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应给予支持扶持,助其做大做强。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改革。针对不同领域分类指导,不能笼而统之“一刀切”。从目前技术机构整合的实践来看,特检、计量等检验检测领域,硬件投入不大,多年来已形成较好的专业体系,且较少受到国外同类检验机构的冲击,如果整合未尊重特检和计量监管的客观实际,搞一刀切,势必会事与愿违;而产品质量检验领域,许多行业主管部门都有一套质检机构,专业性强、行业门类多、设备投入大,低水平重复建设、小而全、分散建设现象普遍,且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与国际质检机构和民营质检机构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较大。因此,若在更大范围推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应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的现实,优先考虑产品质量检测领域的资源整合,纵向或横向组建公共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着力培育竞争力强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完善机制,推进法人治理。整合组建公共检测机构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尚需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管理。考虑到整合后的公共检测机构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为多个部门监管执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应积极探索实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模式,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实现多方共同治理。从而保证相关行业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从不同层面加强监管,有利于将监管执法与检验检测职能统筹协调,确保“检验服务监管,监管推动检验”的良性循环。技术机构整合要统筹监管执法与检验检测职能,保障质量安全发展大局。如果片面追求做大做强检验检测机构,而未考虑行政部门的履职能力和职能发挥,不从根本上建立长效机制协调监管与检测的关系,整合就会失去意义。

  破解难题,确保实施到位。基层质监行政机关大多存在以下困难:财政经费拨款长期不足,对技术机构的依赖性强,部分在岗人员未落实编制,各技术机构因人员编制有限而通过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形式聘用人员等,人员身份不统一。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应妥善处理其人事及财务关系,切实保障市县基层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才能赢得整合相关方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保证人员队伍稳定。以宜昌市质监局为例,其下属单位特检所2013年检验收入3300万元,用于弥补机关经费不足近1000万元。若再推行特检机构整合,地方行政机构经费如何保障?协同监管与检测履职,保障质监工作不受影响是整合能否最终成功的因素之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