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朋友圈”里的大学师生关系

  • 发布时间:2015-07-03 08:31:31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诸葛亚寒

  关掉朋友圈,取消手机微信提醒功能,曾强(化名)把微信好好清理了一番。

  曾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题为《逃离“朋友圈”》的文章。他配上了文中的一句话:社交媒体充满魔力,但这种魔力也可能产生反作用力,演变成为一种困扰。

  朋友圈缺乏学术讨论和交流

  在曾强眼里,对与他一样的高校教师而言,社交媒体的“魔力”在于它给传统师生关系搭了一座“桥”:学生不再抱怨老师“到点上课,下课走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多了条线上渠道;课堂上的案例资料、课堂外的延展阅读,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对教学进行补充;学生还能了解到老师更立体的形象,朋友化的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

  可让这位就职于西部某高校的年轻教师没想到的是,“魔力”也给他添了堵“墙”:朋友圈里私人化、生活化的文字或图片分享被学生截屏晒到更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吐槽”;每天用来备课和科研的时间被学生的问题和“问候”粉碎掉;花费大量时间筛选推荐的文章,学生大多是点赞但不看……

  让曾强下定决心“逃离”朋友圈的,更是出于心里的担忧——朋友圈里看上去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但像朋友一样的师生关系背后,缺少更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缺乏内在的、精神上的信任和尊敬。

  而这,在曾强看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基础。

  社交媒体变身第二课堂 老师形象更加立体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老师和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成为“好友”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线上渠道成为课堂的一部分。用曾强的话来形容,“社交媒体是一个非常棒的第二课堂,或者说延伸课堂”。

  曾强教授的《广告学》课程上经常会涉及案例分析和讨论,但由于课时有限,以往这些案例都只是在大屏幕上匆匆一过。当微信班级群建起来后,曾强便可以将这些重要的案例随课堂进程分享给学生。不仅如此,作业反馈也可以单独和学生线上沟通,不占用课堂时间。

  “老师的许多推荐阅读,能很快加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还能跟上专业领域的热点”。曾强的学生王丽(化名)说,以前听说大学老师都是上完课拍屁股走人,但现在许多老师都会有微博、微信账号,课下的互动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亲近,不那么陌生了。

  在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潘晓婷的朋友圈里,不仅有上课案例、热点文章的分享,还有自己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她常常还会“晒晒”喜欢的音乐、生活中的趣事。

  “一方面,学生对于这些补充知识可以偶得;另一方面,师长的‘神秘性’也没有了,关系融洽”。潘晓婷说,现在的学生都是“95后”“00后”,他们对老师权威性的认同度已经不像从前的学生那么高了。“虽然学习靠自觉,但和学生建立了朋友关系后,通过日常的交流,如果喜欢我,他们也会喜欢上我传授的知识”。

  朋友化的平等交往 更需要精神上的尊重

  有一次课间休息,曾强发现,班里一名请了病假的同学,竟在朋友圈里“晒”出正在海边旅行的照片。考虑到私自出游的安全问题,曾强给了这名同学旷课处理,并在微信里让他赶紧向学校报备出行信息。

  曾强没想到的是,这名旷课的学生竟然拉黑了自己,还在微博上吐槽“老师卧底微信跟踪学生”。

  不仅如此,曾强还发现,有的学生会一边给朋友圈里老师的分享点赞,另一边把老师分享文章时简短的观点表达截屏发到微博上议论,甚至把老师晒出的旅行照、美食照挂到贴吧里,说老师“炫耀”……

  于是,曾强意识到:“社交媒体都是浅层次的交流,缺乏精神上的沟通和信任,所以对这种朋友化的关系还是应该有所界定的。”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师徐伟就给自己的微信一个明确定位:只限于浅层次的话题交流,比较有深度的学术讨论需要采用线下的方式。

  紧跟新媒体潮流的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红在博客、微博、微信上都有账号,她一直保持和学生在线上的互动,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道解惑。

  在王红眼里,线上的交流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但也应该“公私分明”:不过多发与私人相关的信息,不披露自己的隐私,也不涉及他人的隐私。“作为一名师者、长者,发言要慎重一点,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能说不负责任的话”。她认为,文字形式的简短表达,容易被误解、放大。(原载《中国青年报》)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