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合概念股起舞 机构低配缺席暴动行情
- 发布时间:2015-04-28 09:2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陈娟娟
继“中国南车”之后,A股市场上演一场以“中国神油”为代表的“神话”。
4月27日,“中字头”的权重股全面上涨,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远洋(601919.SH)、中海集运(601866.SH)等一批巨无霸集体涨停。
“中字头”权重股的集体暴动,源于一则央企兼并重组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国资委确定了下一步的国企改革重点,央企将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央企数量有望进一步缩减至40家。
不过,国资委网站晚间发布声明称,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公募、私募以及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普遍缺席了这一波行情。
缺席央企整合概念股
“中字头股票暴涨,跟央企兼并重组的预期有关,但本质还是市场热点的轮动。”北京一位管理着百亿规模的基金经理称,他参与国企改革的比例较低,但27日并没有买入中字头的央企。
“我们对确定性比较看重。有些央企真的会合并,但很难了解到实际进展。”北京某基金经理认为,中字头央企在27日的集体上涨,更多是市场情绪的推动。
华南一位有多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也没有参与国企改革的主题。在他看来,4月27日的盘面呈现的特点是,板块开始出现分化,前期大幅上涨的成长股出现回调或者是横盘,但此前滞涨的中字头股票齐奔涨停。
“央企涨停还是补涨性质,其上涨的动因是央企兼并重组这个新故事,但公司短期和长期的基本面都不太好。”南方这位资深基金经理说,当这些周期性行业看不到经营改善之际,他跟着市场炒作,心里没底。
基于市场热点和板块轮动的规律,基金经理更愿意买入有基本面支撑、前期股价调整但已企稳的成长股。在他们看来,选择这些熟悉的品种,确定性更强。
机构或被逼空?
4月27日,中字头蓝筹股的集体狂奔,带动沪指上涨达3.04%。有券商分析师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市场风格由成长股切换至蓝筹股。不过,掌握着存量资金的买方机构投资者则认为,短期蓝筹股行情会有表现,但难以持续。
“中字头大盘股如果涨势过快,会带动指数一路向上,这不是监管层希望看到的。监管层更想看到的是慢牛行情,而不是快牛。”融通动力先锋基金经理杨博琳认为,一旦市场短期情绪高涨,不排除监管层会泼水降温。
不过当场内存量机构投资者坚守成长股、观望“中字头”股票上涨时,增量资金以加速度的态势涌向A股。而他们更愿意买入前期涨幅较小、机构持仓比例较低的蓝筹股。
“现在场外增量资金的打法是绕开公募基金高持仓的板块,专门挑公募持仓低配的领域进攻。”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投资副总监颇为苦恼地表示,市场疯传央企兼并重组的消息,但基金经理觉得消息并不靠谱,很难证实。因而都不愿意去配置。
不过在增量资金眼中,市场风格阶段性趋向蓝筹,配置“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主题个股更容易在短期内获得收益。
“4月中旬就显现出市场风格在切换,创业板指数上涨的斜率和强度都比不上上证指数。”一位新基金经理表示,“一带一路”、国企改革都是公募基金低配置的板块,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上演逼空行情。
这种现象曾在2014年11月20日降息后出现。当时第一周,保险银行等蓝筹股暴涨。但基金持仓依然扎堆在成长股。但12月之后陆续有基金减持成长股,买入权重股。
“现在央企股票集体暴涨只是一天,如果持续一周以上时间,估计很多公募基金又会把成长股换成了一堆中字头股票。”上海一位75后公募基金经理自我调侃,当前基金经理都觉得“中字头”的基本面差,买不下手,未来很有可能被逼空。
而近期新发行的一批新基金,其投资范围开始由“互联网+”转向“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传统行业。
据易方达新常态基金经理樊正伟介绍,该基金投资范围包括创新新常态对应的高新技术企业,改革新常态对应的国企、医疗等改革受益行业,消费新常态对应的消费行业和外交新常态对应的“一带一路”投资机会。
而杨博琳看好市场的两个方向有两类,一是代表转型的新兴行业,以“互联网+”概念为主,二是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传统行业的机会。
“传统行业的投资机会体现在:过剩产能通过兼并重组让一部分落后产能退出;通过“一带一路”实现产能输出;国企通过改革把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进一步提高,实现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的效率。”杨博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