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大盘分析 > 正文

字号:  

三压力来袭 机构齐唱“秋收曲”

  • 发布时间:2014-10-14 00:31: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恒

  伴随外围股市调整、政策预期逐渐兑现以及三季报披露开启三大压力的“现身”,近期看淡短期市场的研究机构明显增多。尽管多数分析师都继续对市场中期趋势保持乐观,但短期策略上大多建议投资者适当进行获利了结操作。

  谨慎情绪明显提升

  进入10月份后,尽管整体市场运行仍然保持着相对强势,但资金情绪回归谨慎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大盘也因此来到了一个多空分歧加大的敏感位置。

  受美股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本周一沪综指以2366.43点明显低开,并且在开盘后一度出现快速跳水,盘中最低下探至2341.12点;上午10点30分过后,大盘逐渐企稳反弹,但未能上演收红好戏,尾市仅以2366.01点报收,下跌8.53点,跌幅为0.36%。与沪综指类似,两市主要指数昨日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其中,深成指收报8164.07点,下跌0.58%;沪深300指数收报2454.95点,下跌0.48%;创业板指数收报1548.33点,下跌0.38%。

  在经历了开门红行情后,10月以来A股类似于昨日的低迷走势屡屡上演,显示资金情绪有重归谨慎的倾向,这一点在个股方面表现得更为显著。一方面,部分前期强势股盘中开始出现“断头铡”走势。比如,昨日安居宝在两市个股中居于跌幅第一,盘中数度触及跌停板,而该股恰恰就是近两年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之一。另一方面,情绪性主导的下跌开始出现,比如在没有显著利空消息打压下,昨日食品饮料板块整体下跌近2%。

  分析人士指出,资金情绪开始重归谨慎,与当前市场所处位置有关。7月以来,仅沪综指的累计涨幅就超过了15%,在经济基本面支撑有限的情况下,市场的快速上涨难免引发不安情绪。此外,经过近三个月的上涨,个股被资金挖掘的已经比较充分,高高在上的股价也很容易导致投资者“审美疲劳”。

  机构建议逢高“秋收”

  在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前期相对乐观的研究机构的观点也开始转向谨慎。从近期发布的策略报告看,多数分析师都认为市场会经历一段相对明显的调整过程,建议投资者10月采取逢高获利了结的策略。总体来看,研究机构看淡短期市场的理由主要有三:

  首先,外围股市波动加剧。申银万国分析师指出,近期欧美股市大跌,对海外市场风险的继续发酵不可不察。与近期A股市场的火热相比,海外市场十分动荡。经济数据方面,全球PMI连续3个月下滑,显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德国8月数据下滑明显,出口萎缩5.8%,创2009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尽管美国就业数据显示向好,但外围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美联储担忧,加上近期美元强劲升值使得美国国内通缩压力加大,FOMC会议纪要意外偏鸽派,暗示对加息趋于谨慎。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加上对中国经济前景有所担忧,导致近期资金持续流出中概股,10月2日-8日外资流出中概股9.8亿美元,这一趋势已持续四周,累计流出23.9亿美元,其中80%是由专投中国股票基金的赎回导致,周均流出6亿美元。申银万国认为,海外风险的进一步发酵或波及A股市场,尤其是海外小盘股的暴跌对于国内小市值股票的映射作用值得关注。

  其次,三季报披露窗口开启,业绩压力增大。银河证券分析师表示,8月国内宏观数据显示经济仍在缓慢出清轨道上,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均有不同程度调整,在刺激力度减弱后,经济趋势也在减弱。总体看,三季报披露阶段,预计业绩对市场的推动力不强,甚至可能成为压制因素,建议规避个股的业绩风险,并因此对10月行情相对谨慎。

  最后,政策预期提振效果可能边际递减。兴业证券认为,“沪港通”等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的事件面临兑现,股市存在利好“见光死”风险。A股市场此前对于改革充满了“朦胧美”,但随着朦胧预期的面纱临近揭开,市场短期面临不确定性风险。此外,“沪港通”本身所带来的短期外资流入未必充沛,而AH相对溢价也已经基本消除。随着“金九银十”行情兑现各种政策利多预期,10月中后期市场的风险偏好可能阶段性转向,并给市场带来下行风险。

  整体来看,多数研究机构近期都建议投资者在10月适当降低股票仓位,并把持仓向医药、环保等前期涨幅不大、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倾斜,并等待更好的中线建仓时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