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板块聚焦 > 正文

字号:  

多方激辩农业互联网+ 发展大困惑盲目入局死得快

  • 发布时间:2015-04-22 06:10: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小菲

  一千个读者的心里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而一千个农业企业的嘴里,也能说出一千种互联网+的想法,前者是艺术造成的差异式读者体验,而后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无序与混乱,触网已经是势在必行,但如何触网,这真的是个问题。

  “以为建一个网站,搭一个公众号就是互联网+了吗?”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诸多企业、分析师、投资人里,提及农业互联网目前的发展误区,几乎所有人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么,农业互联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功夫在线下

  脱离用户再触网也白搭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目前传统企业现在都在喊互联网+的口号,但是在运作过程中有很多误区,比如开了个网店和建了个网站就认为是在做电子商务、建了微博微信就认为是在做网络推广、外包了相关运营和服务就认为万无一失。

  而这种观点,得到了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企业、分析师的认同。“农业进行互联网+合作时往往有一些误区,认为搭建一个网站或设立一个公众号就是进行了互联网转型,但是,农业企业接入互联网因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连接用户。”大食品创始人、CEO韦三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于斌认为,农业物联网发展根本还是在于产品,在互联网生态圈里,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获得用户的关注和信任,“比如之前火了一阵子的以互联网思维为主打的一些餐饮企业和品牌,在市场洗礼之下,因为缺乏好产品的支撑,现在已经是无人问津了。”

  “传统农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首先发生在农业电商领域。但农产品电商业务并不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农业的真正结合。电商业务只是在互联网上开通了一个销售渠道。网络营销只是手段,真正服务的内容还是农业本身。信息上网也并不等于传统农业企业参与到互联网行业中活动。只有利用好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分析、颠覆传统经营模式的新型的商业模式,改进自己的产业流程,才能真正称作是传统农业企业与互联网+完成了合作。”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吴晗瑄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此介绍。

  对此,韦三水也透露出了相同的观点,“传统的农业企业和用户之间存在信任断点,靠技术能解决这种断点的硬件,但如何用人性化的方式补齐断点却是软实力。所以,传统的农产品进行互联网+运作,一定要垂直、细分、线上线下、全站运营,只有这样,断点的用户信任才能逐渐补齐。”

  补足信心非一日之功

  电商虽是突破口却也易洗牌

  此前,《证券日报》曾在相关报道中提及,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对农产品信心的严重不足,已为农业企业进行互联网+布局时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对此,吴晗瑄认为,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是我国重点关注领域,不管与互联网行业合作与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红线都是绝对不能逾越的。

  除了产品的安全性之外,对于当下的农业企业而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行业中出现一家产品或商业模式相对较好的企业后,行业内会快速复制,从而产生大量同质型产品或企业。农业企业在进行互联网+合作时,也应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积极发展各种垂直性需求,打造不同的产品和针对不同的客户。

  另外,要避免开展互联网业务后,网络营销产品和手段完全与实体经营体制一致,致使实体店的经营效果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有所区分、有所针对,考虑不同农业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采用不同的运营机理。

  公开的信息可知,在目前的农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选择依靠电商来进行运作是大多数企业目前的发展策略。据于斌介绍,目前行业模式现在主要有三种:与线下的超市合作,用户下单后再从超市发货;自营,也就是每天去蔬果批发市场采购回来,用户下单后直接发货;让商家加盟,用户下单后再转发订单给商家。

  顺丰优选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电商是传统农业企业进行互联网+合作的重要突破口,但同时,由于电商的开放性和传统农产品的地域性特点,当传统农业企业进入电商平台与全国以及全球的农产品进行比较时,很可能就失去地方优势的保护了。因此,缺少差异性、品质普通、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可能会在这样激烈的较量中被洗牌出局。

  任何互联网+的行业都是以互联网为手段,发展产业为主体,农业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韦三水认为,解决行业这种状况之道,寄望未来行业发展能驶至产品价值与价格对等的道路上来。“未来的十年是农业的十年,但这依靠全体参与者的努力”。

  有钱未必能成事

  链条冗长考验参与者功力

  基于对未来十年农业产业的看好,不少企业纷纷宣布大手笔投入农业产业中来,但随后,关于发展折戟的传言也时有而闻。有钱当然是好事,但是,有钱能能在农业十年中抢得头筹并笑到最后吗?

  “农业企业生产周期长、盈利空间小,受政策、自然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发展,依旧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保护。同时,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企业自身在管理上可能也存在一定缺陷。另外,我国许多农业个体,还高度依赖原有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种植方法,对专业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模式抵触性较大。这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入驻行业,帮助其发展”。 吴晗瑄认为,这些都是入局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上述顺丰优选人士则认为,目前农产品流通范围受限的重要原因就是冷链流通不发达,流通损耗大,而且环节流通多,这些是农产品触电的主要门槛:“农产品放到电商上销售,需要拥有更加稳定的品质和供应量,这对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品质管控提出更高要求。对于非标准化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运输管理,建立对农产品全流程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标准,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金额的投入,是否能缓解这些问题呢?顺丰优选上述人士持反对意见:“像冷链运输,是拥有高门槛的一个行业,除了需要高成本投入,更需要专业的行业经验和物流队伍,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我的感触是这个行业的门槛比其它电商品类更高,因为产品是非标准的,而且像冷运等配套行业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机会多但是难度也大。”

  在非标准的产品世界里求一个标准化,有多难?“跟中医望闻问切一样,首先是经验的积累,然后制定标准化管理手册,但由于每一个产品的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标准化过程更复杂。”顺丰优选上述人士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