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让PPP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 发布时间:2015-11-11 01:22: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睿信咨询董事长 丛寰宦

  1860个PPP项目,3.4万亿元投资规模,落地签约仅为2000多亿元,这三个数字是推行PPP一年多来的成绩单缩影。为什么PPP项目“上热下冷”,落地这么难?为什么社会资本参与PPP不积极?在讨论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之前,让我们先回到经济学的常识。

  为什么要选择PPP?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它却是PPP这套机制顺利运行的基础,而我们很多时候却忽视了。

  PPP本质上是一个政府发起的长期投资项目,通过与社会资本在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合作,实现“降低投入、高效建设、经济运行、合理产出”的最终目的。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很多PPP项目是不健全的。如果政府只是因为财政上有资金缺口,产生融资需求,不管什么项目都包装成PPP强拉硬推,不要说民资不参与,国有资本也不可能参与。

  目前大部分PPP项目在经济性分析上都难以满足社会资本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前期投入概算大、运营管理粗放、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像投资回报、运营损益、净现金流等财务数据的测算难度大、可靠性低。前期建设预算受规划、技术选择和关键人员影响大,经济性要素权重低,制约了后期运营管理,也降低了项目全周期的经济可靠性。

  我们看过一些示范项目报告,即便勉强给出一些财务预测,但是涉及投资净现金流、运营损益、成本收益变化等分析,很难让专业的金融机构信服。例如,近年来地铁PPP项目逐渐增多,各大建设公司、城市综合开发公司等都积极加入竞争。与他们交流时也都坦诚,几乎没有一家能真正能搞懂地铁运营。什么时候维护保养,什么时候更换设备,不同时期人员成本的变化等,这些基础数据都没有,怎么可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财务分析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地铁建设的预算又是怎么通过的呢?

  在过去,政府是很难算这个账的。一是算不出。政府不懂运营,像地铁运营的成本费用,维护维修这些都需要行业专业人士才懂。二是不愿意算。经济性如果算出来很差,项目就没有了,政府是需要项目投资维持GDP的增速。

  现在,要想将待字闺中的PPP项目嫁出去,就必须明明白白地告诉选亲者,这个“闺女”有哪些可量化的优点,不能再回到简单依靠财政托底的老路上。政府需要在发包PPP项目时,将关注重点从“建设期”向“全周期”改变,进行详细的运营期经济分析。对社会资本方的运营能力要集中考察,要求咨询、财会、税务、法律等服务机构加大对运营能力的分析判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这么做有什么现实的意义?举个例子,现在铁路建设中大多追求高速化、现代化,因而无砟轨道纷纷取代传统的有砟轨道。但是传统的有砟轨道建设成本要低很多,无砟轨道是更为先进的技术,建设成本相对高很多。在运营维护期,两种轨道的维护成本又在不同周期和运输条件下,互有利弊。如果不考虑运营管理,不做运营分析,一味地提倡高速、现代化,那么建设初期的投入会是巨大的,给后期运营带来了诸多限制。现在有些地方政府以务实的态度在规划中将铁路速度适当减低,降低了前期投入,并且通过优化后期运营管理,降低维护成本,使得整个PPP项目经济性较好,自然就吸引来了社会资本。

  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否定高速、现代化,只是这类项目的技术选项必须要服从经济性,毕竟技术进步的最大意义在于提高效率,效率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概念。当我们尊重事物本来发展的规律,遵循经济性的原则,PPP必然会吸引来更多的社会资本。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