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元:沪股通额度累计使用814亿元
- 发布时间:2015-01-21 02:22: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周松林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20日在2015年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沪股通累计实际使用额度814亿元,占初始总额度27%;港股通累计实际使用额度181亿元,占初始总额度7%。沪港交易所已就优化沪港通机制进行讨论,将尽快落实公募基金参与港股通,推动基金公司研发以沪港通为标的ETF产品,研究港股通下建立融资融券制度的方案。
从交易额看,沪股通累计交易2161亿元,日均54亿元;港股通累计交易339亿元,日均9亿元。从额度使用看,沪股通累计实际使用额度814亿元,占初始总额度27%;港股通累计实际使用额度181亿元,占初始总额度7%。从资金流向来看,北上资金偏好蓝筹,南下资金偏好中型股。在北上交易中,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的交易占比94%;在南下交易中,中型股的交易量占比71%。从资金流入的行业来看,北上资金流入金融、地产、可选消费等行业,南下的资金流入金融、工业和能源等行业。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上交所大盘蓝筹股表现良好,给沪股通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黄红元说,最近半个月来,沪港通交易出现了三个新变化:一是港股通交易规模稳步放大。虽然北向交易量和南向交易量相比总体上是6:1,但元旦前南北交易比是8:1,元旦后变成3:1,港股通日均从7.3亿元成交上升到13.4亿元,升幅达82%。二是南下资金逐步放大。元旦前,日均资金流入约为3.7亿元,元旦后日均资金流入达7.6亿元,增长一倍。三是港股通投资者开户数量持续上升。沪港通开通时,前三个月开户数38万,但元旦后半个月内,新增开户达12万户,目前总开户数已超过50万户。以上三个新变化表明南下交易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开始关注香港市场,沪港通未来发展越来越值得期待。
黄红元强调,投资者对沪港通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对两地市场的差异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在沪股通方面,长线基金都还没有开始参与。香港地区投资者还不适应A股的前端检查机制。香港基金如果注册在欧洲,需要得到欧洲监管当局的批准。在港股通方面,内地机构投资者由于交易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也没有参与港股通。内地符合50万元资产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大约有300万,其中已开通业务港股通的超过50万,但真正参与交易的只有不到4万户,不到8%。对于香港市场交易规则、上市公司、市场运行机制不了解是内地投资者对参与港股通比较谨慎的重要原因。
黄红元表示,一个月前,沪港交易所就如何优化沪港通机制有专门讨论,双方都提出了很多设想,在现有框架下,很多举措近期即可推进。一是加大宣传和推广,特别是重点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于内地机构,要尽快落实公募基金参与港股通,推动基金公司研发以沪港通为标的ETF产品。二是研究港股通下建立融资融券制度的方案。沪港通管理办法对融资融券是留有口子的,一旦完成规则修订并建立业务流程,港股的融资融券很快就能开通,港股通的交易也会更加活跃。三是配合证监会组织券商共同探讨研究报告的推送方式,提高两地互推研究报告的可操作性和效率。四是配合港交所进一步研究符合内地投资者习惯的行情收费政策,为投资者获取港股行情数据提供便利。
黄红元表示,上述任务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但有些任务需要长期不懈努力,如名义持有人的问题比较复杂,也是影响境外机构参与的重大障碍,正在研究通过看穿式账户或让外资机构直接在中国结算香港公司开户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再如,标的范围如果扩大到ETF、债券以及额度控制机制、交易日历等调整,需要沪港通运行半年到1年后再进行全面评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