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新华社牵头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 发布时间:2015-01-06 02:26: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颖春

  上海市政府5日发文同意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这意味着,由新华社联手多家上下游企业,旨在争取亚洲石油天然气交易定价权的中国版Henry Hub(亨利枢纽),已进入正式组建阶段。

  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地区,但却一直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无论从石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生产能力还是管网储运设施各个角度而言,在中国建立国际性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条件已日趋成熟。反过头来说,建立这样的中心,也将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不过,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争取交易定价权初衷很好,但在油气价格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上游垄断导致市场参与主体有限的情况下,建成一个多方参与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交易中心,仍有待相关配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中国版亨利枢纽组建在即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即将组建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未来的目标可谓远大:即建成与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交易中心、英国天然气国家平衡点(NBP)并驾齐驱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地区天然气和石油交易中心。

  根据记者获悉的规划,交易中心未来将建立石油天然气交易、交收、结算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前期重点是组织安排天然气、成品油的现货交易。后期,将根据天然气商品本身及天然气贸易、储存和运输的特殊性,逐步发展适合天然气特点的、符合国际市场天然气贸易惯例的交易方式和产品体系,丰富市场交易主体,最终发展成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交易和定价中心。

  记者了解到,交易中心由新华社所属的新华中融投资有限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和多家城市燃气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大股东为新华中融。中心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实现市场化运作。运营主体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同时,公司聘请国际、国内高端人才,成立高水平的管理团队。

  东方油气网总经理王灏认为,作为通讯社,路透社有自己的外汇交易平台,彭博社有债券交易平台,新华社参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符合国际惯例。

  “相比于此前一些开展天然气交易的市场由石油公司牵头,此次引入新华社作为独立第三方来牵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能够得到更好地体现。”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

  争夺定价权势在必然

  近年来,随着亚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长。亚洲地区日益成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地区,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但该地区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缺乏定价话语权。

  2013年,东北亚三国遵循的天然气贸易体系基础价格——日本液化天然气平均到岸价格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6.17美元,约是德国、英国天然气进口价格的1.5倍,是美国亨利天然气中心价格的6倍。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欧洲、中东等石油天然气消费和生产国家和地区,既有石油天然气期货交易所,又有石油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市场结构完善,交易体系丰富,为石油天然气贸易提供了多种渠道。但在亚洲却缺乏一个完善的交易定价体系。目前看来,中国建立这样的交易定价体系时机已经到来。

  首先从天然气角度讲,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超过10万公里的天然气主干管网,346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总运营能力。而且近年在石油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站的投资大幅上升,管输能力和LNG接收能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为在中国建立国际性天然气交易中心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特别是中国与石油天然气主产区接壤而建立的陆上跨境油气管道优势,比如中亚管道天然气、中缅管道天然气、中俄管道天然气;以及沿海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的大幅提升的优势,上述这些优势都是其他亚洲国家无法具备的。

  其次从原油角度讲,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2.08亿吨,原油进口2.82亿吨,原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07亿吨。日本原油消费量2.09亿吨,韩国原油消费量1.08亿吨。2013年中国每天的炼油能力接近170万吨,日本接近60万吨,韩国接近40万吨。无论是原油表观消费量,还是炼油能力,中国都大大超出亚洲其他国家,因此同样具备建立亚洲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基础。

  此外,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市场供求主体较少,市场交易难以大规模开展。近年来,供求主体逐步增多,市场发育条件逐步具备。从供应方面看,我国石油天然气来源主体趋于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层次丰富,竞争日益充分,开展天然气交易的条件已经具备。从需求方面看,国内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变化明显,化工用气、城市燃气(居民和工商业用气)、发电用气增长都较为迅速。

  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之所以将交易中心选址在上海,是考虑到上海有中国最成熟、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交易体系,各类交易所众多。此外,上海是中国多条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终点和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入国内的起点之一,具有独具的油气管网优势和成品油及液化天然气接收储存设施优势,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费中心,具备较好石油天然气市场基础。

  目前,上海已有上海石油交易所。此次上海市政府的批复中也明确要求,要“有关方面依法合规处理好交易中心与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平台的关系。”记者了解到,未来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有关业务,或将逐步转入到新成立的交易中心。

  吸引多方参与是关键

  尽管组建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争取亚洲石油天然气交易定价权的初衷很好,但在执行层面,仍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在国内油气市场上游仍处于垄断的格局下,如何吸引多方主体参与交易。

  由于行业垄断始终难以打破,石油天然气交易一直是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和众多现货交易市场梦寐以求,但又难以下咽的硬骨头。

  针对上述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行业垄断并不影响现货交易市场的发展,“三桶油”手中的资源高度集中,同样可以通过市场手段来进行交易,但在这种体系下,交易不会太活跃。林伯强同时指出,未来天然气现货交易能否活跃,关键看两点:一是价格管制能否放开,二是市场参与主体够不够丰富。

  业内多位专家认为,当前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正逢其时。刘毅军认为,近期国际油价出现明显下跌态势,这为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了较好市场环境。在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天然气价格也会相应疲弱。

  林伯强也表示,近期石油、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给上市原油期货、放开天然气价格管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预计2015年将可完成存量气、增量气价格并轨,这意味着非居民用气与替代能源的价格基本理顺,天然气门站价将有条件进入市场化定价。

  一旦终端价格可以放开管制,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就会快速增加。特别是,作为一个国际性平台,只要交易规则和品种设计符合国际惯例,肯定能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源进入平台,届时“三桶油”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而市场交易也必会活跃起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