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成就“网格”
- 发布时间:2014-12-25 00:30:5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联重科2011年到2013年海外收入分别为22.3亿元、27.7亿元和27.8亿元,不仅实现三年连涨,而且占比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13.9亿元,已经占到140亿元营业收入的10%左右。
安信证券相关分析师指出,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但是随着中国公司承揽海外基建项目的增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借船出海,海外市场份额将显著增加。
中联重科把海外业务顺利拓展的原因归结为起步较早。“中联重科堪称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公司分管海外业务公司高管介绍说,早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前,公司就开始部署海外业务,这种先发优势成为公司突围的基础。
2001年公司登陆A股后,从第二年开始便接连收购了包括CIFA、M-TEC、RAXTAR在内的十数家国内外企业,从而快速储备了一批世界顶端的技术以及成熟的研发人员。以2011年在重工业发祥地欧洲的首次收购为例,当年8月,中联重科将非开挖设备领域的知名企业英国保路捷公司纳入麾下,并开始在伦敦建起了第一个海外工厂。此后,这里便成为中英两国科学家携手合作的“温床”,中联重科开始生产开发全球最先进的水平定向钻系列设备。接着,中联重科又先后并购了国内的湖南车桥、华泰重工、国际知名企业CIFA、M-TEC等企业,并在2008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公司介绍说,目前中联重科已经相继在全球80余个国家布点,成立了七大区域,并在主要地区都建立起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典型的公司包括:在北美建立研发中心,专门针对高端成熟市场研发轮胎吊全系产品及履带吊新品;在南美的土方机械系列产品,覆盖了当地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在欧洲收购英国保路捷、德国M-TEC、平头塔机德国JOST的全套技术,并成功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设备企业CIFA;在非洲的成套设备,也参与了不少重点工程建设。
按照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观点,企业国际化绝不仅仅只是把产品卖到海外、把工厂建到海外,而是融入全球产业生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中联重科全球“网络”的设置,非常注重与当地的融合。以收购CIFA为例,中联重科并没有裁掉一名员工,没有更换管理团队,这给意大利人的印象就是,中联重科不是去新建“唐人街”的,而是让罗马大道更加舒畅。
持续的并购极大地丰富了中联重科的产品结构,使中联重科完成了从中国领先到国际领先的跨越。公司凭借着完善的海外基地与网络布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取得领先。“‘一带一路’开闸了,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把握住这次出海机会。”中联重科管理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说,中联重科之所以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主要是公司有产业基础,加上海外“网格”布局较早且日臻完善,“一带一路”之风吹起时,才有能力、有机会去搭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