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两极分化的全球经济体系

  • 发布时间:2014-12-20 00:31: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向松祚

  几年前一个夏日,一位年轻朋友和我闲聊。临别时告诉我,他决定离开北京回老家寻找机会,因为北京房价太高了,自己买不起房,结不了婚,父母临近退休,收入微薄,也无法支持他买房。他问我,为什么房价涨这么快?为什么房价总是比收入涨得快?您是经济学者,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这位年轻朋友名校毕业,是一家知名IT企业的工程师,年收入超20万元,在北京算是中等收入水平,因为买不起房而放弃北京的职业发展令人惋惜。我不知道,每年中国有多少这样的青年因为买不起房而被迫放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发展机会,但我知道,按照今天一线城市的房价,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是完全没有能力购买住房的。根据统计局数据,2013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人均年收入分别是40321元、43851元、44653元、42049元,平均月工资分别是5793元、5036元、5218元、5808元。就是说,这些城市三口之家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总和大约为12万元。按照这些城市平均房价每平米3万元计算,即使购买一套70平米的房子,也需要花费三口之家近18年的全部收入,一般工薪阶层不吃不喝需要差不多30年。当然,确实有些低收入工薪阶层买了房子,但都要依靠父母的积蓄甚至是夫妻双方父母的积蓄来支付首期款。正如一名房地产商所说,住房在中国已经成了富人的事情,穷人不要谈房子。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房地产商则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一群人。稍微统计一下五花八门的各种富豪榜,近一半的中国富豪是房地产商。前20名房地产商,最低身价也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最高者超过1000亿元,等于中心城市人均收入的200万倍!等于中心城市三口之家平均年收入的60万倍!这是一个超乎任何人想象的巨大差距。

  那位年轻朋友的疑问,令人揪心和困惑:为什么房价总是比普通百姓收入涨得快?这也是一个一般性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为什么资产价格涨幅总是比老百姓收入的增速快得多?有些国家和有些年份是房地产价格涨幅大大超过普通百姓收入的涨幅,另外一些国家和另外一些年份,则是股票价格的涨幅大大超过普通百姓收入的涨幅。当然,还有所有资产价格的涨幅都大大超过普通百姓收入涨幅的时候。例外的情况当然有,但是并不多见。

  从更广阔和更一般的视野来看,则是虚拟经济、虚拟资本、金融资产的增速或积累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真实经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增速或积累速度。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这个奇特现象已经有30多年了,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这个现象则是过去10多年的事情。譬如,中国过去10年来,全国平均房价涨幅超过6倍,一线城市超过10倍,而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涨幅却不到3倍,有些地方甚至不到2倍。资产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工资的涨幅。某些流动性金融资产(包括可买卖的股票、债券、外汇、衍生金融产品等等)的规模和价格的增长速度甚至还要超过房地产规模和价格的增速。

  根据全球多个渠道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几乎所有金融资产规模(余额或总额)的增速都大大超过实体经济规模的增速。全球范围的流动性金融资产总额与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109%上升到2013年的350%。全球流动性金融资产总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全球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却不到5%。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全部金融资产已经达到GDP的11倍,1980年还不到5倍。

  当然,这些统计数据不可能那么准确,分类也不是那么严格,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分类和哪个统计,都能够证实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那就是金融资产的规模和价格涨幅远远超过真实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这就是今天人们广泛谈论的世界经济的“脱实向虚”现象。

  全球经济的“脱实向虚”有许多表现形式。其一,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二,金融业的地位从实体经济的“仆人”变成“主人”,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主导和支配着实体经济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货币和金融市场成为整个市场体系里最具有权力的市场。其三,利率和汇率等最重要的价格信号与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基本脱节,资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投机和预期决定汇率和利率,它们反过来左右和决定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其四,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速度远远超过真实GDP、人均收入和人均工资的增速,导致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恶化。

  能够参与虚拟经济投资和虚拟资本积累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那些有能力获得信用资源的富人。越是富有的人,越能够获得信用资源(包括各种银行贷款、基金、债券、股票)。信用资源越是朝着少数富人集中,虚拟经济膨胀就越快,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趋向很低,他们获得信用资源主要是为了投机炒作和投资,而不是为了普通的日常消费。虚拟经济膨胀得越快,资产价格就涨得越快,富人和普通百姓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大,财富鸿沟就越深。

  无论是股票价格上涨,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金融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主要由少数富人所获得。各国统计数据皆表明,股票市场的散户投资者,至少90%从来没有赚过钱。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采取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挽救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原本指望股票上涨的财富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复苏。然而事实上,股票价格快速上涨的收益和所谓财富效应,超过90%都落入到极少数富人的腰包,低收入人群几乎没有享受到任何所谓的“财富效应”。各国(包括中国在内)房地产价格暴涨的岁月里,那些本来有钱投资房地产和能够借钱投资房地产的人,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绝大多数低收入人群根本就没有钱去投资房地产。结果是房地产价格涨得越高,富人就越富,穷人就越穷,收入差距和贫富的两极分化就越严重。

  我将这样的经济体系概括为三个两极分化的经济体系:即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两极分化;真实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三个两极分化互为条件,相互加强,能够很好地解释当今世界各种令人困惑的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譬如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的加速恶化;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日益动荡,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破灭频繁引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物质资本积累速度远远低于虚拟经济增速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速度,真实GDP增速持续下降,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长期衰退和低速增长;各国真实消费普遍疲弱,失业率居高不下,“增长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成为常态;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边际效果大幅度下降,政策空间日益缩小;政府公信力快速下降,普通百姓对政府缩小收入差距、缓解贫富分化、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能力已经严重缺乏信心。

  三个两极分化的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自身演变的必然结果。它背后有三个核心的推动力量,一是人类财富理念的深刻改变,虚拟财富和虚拟资本成为支配性的财富和资本理念。二是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完全信用货币(无锚货币)和浮动汇率时代来临。三是以信息科技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塑了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一切为了资本,一切依靠资本,一切来自资本;一切为了股东,一切依靠股东,一切来自股东;一切为了市值,一切依靠市值,一切来自市值,是支配当代人类经济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和方法论。当代人类社会则演变为公司社会、股东社会、市值社会、虚拟资本社会和资产组合社会(portfolio society)。这样的经济体系当然不是人类所期望的理想体系,它是一个令人忧虑的体系,是一个令人憎恶的体系,是一个必然导致政治、社会和生态全面危机的体系,是一个践踏人文价值,缺乏基本公平和正义的体系,是一个亟需救赎和彻底改变的经济体系。

  我曾经尝试用多个名称来概括以“三个两极分化”为核心特征的当代人类经济体系,最后决定将它命名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自16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体经过三次突变和三个阶段。第一次突变是商业资本主义从传统经济体系中蜕变和崛起,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商业资本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第二次突变是产业资本主义或工业资本主义取代商业资本主义,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第三次突变则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金融资本则取代产业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更准确地说,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融合所创造的全球性垄断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第一次突变起自15世纪后期,完成于18世纪中期;第二次突变起自18世纪中期,完成于20世纪中期;第三次突变起自20世纪中期,至今方兴未艾。本书的核心主题是,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40多年,全球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终于从量变实现突变,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决定性地转变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体系。

  本书旨在系统分析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和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资本论》似乎是一个别无选择的书名。书分三卷,分别阐释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危机和出路,章节目录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全书的逻辑结构。

  书名:《新资本论》

  作者:向松祚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