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资本市场化解经济难题
- 发布时间:2014-12-01 00:32:58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张昊
在11月29日举办的“建设银行基金服务万里行·中证金牛会(深圳站)”活动现场,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表示,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不算乐观,但股市和债市都迎来牛市。展望未来,利率已经进入下降通道。政府正在着手进行以提升公平为主要目的的改革,这将有效化解当前的泡沫。同时,随着资金开始流入资本市场,未来股市的表现值得期待。
改革促进公平
姜超表示,公平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良药,目前所有的改革都是促进公平的。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这些理念会影响到国民以后收入的分配,以及国民对投资收入分配的理解。
机会公平,意味着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作用。通过行政改革重塑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是重新定位市场之间的关系,司法改革是在去行政化、去地方化,给所有主体一个公平竞争的地位。价格改革的结果是,资源、土地、资金价格都要下降,唯有劳动力价格上升。户籍改革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居民收入,近几年最低工资上调幅度远远超过GDP名义增速,整个要素改革正在改变中国要素分配格局。
对于本次降息,姜超的理解是,这一事件的核心是解决债务问题。中国的负债率很高,体现形式是产能过剩,去年政府的想法是高利率去杠杆,今年由于房地产行业拐点出现,房价开始回落,因此此时降息不会重蹈日本降息推高房价的覆辙。
“经济去杠杆,同时金融加杠杆。”这是姜超理解未来的经济常态。这种模式下,经济和通胀都不会有失控风险,因为过去资金是直接流到实体经济中去,但以后资金是在金融体系中运转,“不管是经济还是通胀,没有资金推动,都很难起来。”
资金流入股市
姜超注意到,尽管今年以来债券迎来牛市,股市也已经走出了两年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但是,债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并没有明显增长,因为目前大量资金还集中在银行理财。在此之前,投资者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做出投资决策,而现在债市和股市的表现跟经济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资金直接流向了金融市场,股债双牛的核心逻辑是资金的供需失衡。
“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脱节能持续多久?”姜超认为,要理解增长的动力来源,以前的经济增长靠的是人口红利、对外开放,以后要转向改革,尤其是要转向创新。于是,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得到理顺。正如股份成为创业者的奋斗动力,股权融资正是全新的强大动力。
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得失,似乎可以解释资本市场如何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日本是债权融资,美国是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是降杠杆的最佳方式,因为举债增加债务,但股权是降低负债率。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核心就是要把金融市场与经济对接,现在是资金先到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再回过头来反哺经济。如果金融市场反哺经济,增加一级市场融资,让企业能够拿到钱,要放开IPO,国企改革也要放开资产证券化,放开并购,同时减少债券违约。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完成转型。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