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GDP存在局限

  • 发布时间:2014-11-10 00:30:33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IMF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基于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7.63万亿美元,而美国仅为17.42万亿美元。部分外媒以“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为标题报道这一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通过深度解析IMF的GDP计算办法,可以发现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GDP存在局限。

  IMF数据如何得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著名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 是因为这些货币在外国市场具有购买力, 可以购买外国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则是因为这些货币在本国市场具有购买力, 可以购买本国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由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决定。购买力理论的基础是在自由贸易下,全球的同一种商品是等价的,它假定商品、劳务的流动不受关税、配额等因素的影响,也没有考虑不同国家商品的差异性。

  IMF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表示的GDP。IMF对这一转换系数以及基于这一转换系数计算GDP的确定依据来自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简称ICP)。ICP是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世界银行等主持的一项跨国比较体系,旨在提供GDP及其组成部分的国际一致价格和数量。它通过价格调查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ICP每六年进行一次调查,收集各国对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消费服务、政府服务以及资本品)的支出及价格,以计算PPP。

  ICP的PPP含义是,如购买按一种共同货币计价的、可比篮子的货物和服务(一般是美元),需要多少单位的一国本国货币。大体上讲,PPP相当于使本国货币与美元具有同等购买力的汇率。ICP提供基准年(最新发布的基准年是2011年)的PPP,除基准年以外的其他年份,IMF遵循标准方法,利用基于GDP缩减指数的相对通胀率,外推得到其他年份的PPP,并据此计算出各国可比较的GDP。

  通过IMF公布的数据,比较中美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以及基于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可以看到,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结果差异巨大。2014年,中国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将首次超过美国约2000亿美元,达17.63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基于市场汇率计算的GDP预计为10.36万亿美元,远低于美国的17.42万亿美元。

  购买力平价法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从购买力平价法的合理性看,市场汇率短期波动性较大,容易受到国际投机行为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因此基于市场汇率的国际比较可能是不稳定甚至是误导的。使用市场汇率来比较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一个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通常会被低估。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基本的不可贸易产品和服务通常在发展中国家比较便宜,诸如食品和医疗,它们的价格由本地市场上决定而非国际市场上决定;二是由于流动性或者其他风险因素,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汇率通常被低估。而使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能够比较不同国家的产出和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然而,购买力平价法统计具有局限性。ICP中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思路是,在各国支出价格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计算对比过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对比,即单个商品的PPP;然后,利用特定的方法,计算同一基本类商品的价格对比,即基本类PPP;最后,利用特定的方法,综合基本类商品的PPP,形成综合PPP。基本类PPP及综合类PPP的计算方法十分复杂,计算结果对这些方法的选择十分敏感。此外,购买力平价对商品和服务的不可比性,以及在质量上的差异性也无法体现。总的来说,购买力平价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比较。

  应当指出的是,购买力平价反映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而非国家整体实力。学术界一般共识是,基于PPP计算的人均实际GDP是判断一国生产力的最好标准。使用购买力平价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居民支出实际可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因此,采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两国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有一定合理性,但用来比较两国经济的实际规模则具有误导性。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里克·西瑟斯甚至认为,在任何时点、任何国家之间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GDP总量并没有太大意义。

  购买力平价反映国内购买力而非国际购买力。研究表明,市场汇率容易受到短期冲击的影响而常常偏离PPP汇率,并且从长期来看,市场汇率向PPP汇率收敛的速度也比较缓慢。而在国与国的贸易交换过程中,使用的是市场汇率。相比而言,一个国家对外购买力的高低更依赖于市场汇率。此外,导致发展中国家基于购买力计算的GDP偏高的食品、医疗等商品和服务,多属于不可贸易的本地化产品,也无法转换成为国际竞争力。

  告别“唯GDP论”

  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仍然面临底子薄,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PPP是一个进行国别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不能准确反映两国综合实力的对比,需要正确认识和判断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为目标,转变以GDP为导向的思想,尽快设计和提出科学的政府考核体系,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一,既要看增量,也要看存量。GDP是一段时期内国内创造出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是增量的概念。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需要通过多年的积累。与欧美国家近百年的财富积累相比,一年的GDP规模超越美国无法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超过美国,尤其这个“超越”还仅体现在PPP的计算方法上。

  其二,既要看总量,也要看人均。我国的人均产出依然较低。通过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的人均GDP对比,可以看到中国的人均GDP仅高于印度。人均GDP的低下一方面反映我国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绝对值仍然较低。

  其三,既要看增量,也要看质量。只有增量而没有质量,只能带来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无法形成财富的有效积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依赖资源消耗性的粗放型增长,科技含量低,资本投入的回报率日益降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着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国家和企业大而不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尚远。

  其四,既要看经济,也要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负荷已经达到极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法制建设、政府治理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的水平还比较落后,改革与完善尚需一定的过程。

  其五,既要看国内,也要看国外。GDP是一定时期内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总和,GDP反映生产能力;国民总收入(GNI)是一定时期居民收入的总和,反映国民的富足情况。巴西、中国、俄罗斯的GNI略低于GDP,德国、日本、美国的GNI均高于GDP。这与发展中国家是资本输入国、发达国家是资本输出国相一致。我国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资本输出的条件,并且正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资本输出的能力和机制都将大大加强,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将不断增大,未来的关注重点可能需要从GDP转向GNI。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