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间接金融体系的困境
- 发布时间:2014-08-25 00:31: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金融体系是一个以商业银行存贷款为主体的间接金融体系。它运用商业银行存贷款再创造货币的膨胀机制,给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注入巨额且不断放大的资金供给,曾经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做出了积极重要贡献。但时至今日,这种金融体系的弊端已愈加显现,已到非改不可的程度。
这种金融体系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第一,1999-2013的15年间,中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M0从13455.5亿元增加到58574.44亿元,增长了3.53倍,年均增加额大约在3000亿元左右;与此相比,M2从117638.10亿元增加到1106524.98亿元,增长了9.41倍,年均增加额在6.3万亿元左右,是M0的21倍左右。M2的增长率显著高于M0,由此引致M2与M0的差额从1999年的10418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3年的1047950.54亿元。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中,M0是央行发行的流通中货币,M2大于M0的部分在名义上属于各类主体的“存款”,在资金供给上则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存贷款机制再创造的货币。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运行中,中国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再创造货币机制来增加货币供应量(而不是通过央行发行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第二,在1999-2013的15年间,M2/M0的倍数持续提高。从1999年的8.74倍提高到2013年的18.89倍(其中,与2008年相比,2009年提高了2.07倍,这反映了2009年新增贷款规模突发性加到9.6万亿元的后果)。货币乘数原本是反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银行信用再创造货币的概念。如果不是教条式按照西方公式计算,而是根据中国实践状况,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数值的影响程度舍去不计,就M2与M0的对比值而言,中国的货币乘数长期处于趋势性快速扩张走势。
单一运用银行信用膨胀机制的金融体系,有着诸多缺陷,不可避免地给经济金融运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资金错配。在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资金错配主要有五个方面表现。
第一,主体错配。在经济金融的本源上,资金配置在城乡居民与实体企业之间展开。为数众多的城乡居民在风险喜恶程度上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结构,它能够与众多实体企业经营运作中复杂多元的风险状况相匹配。这是一个通过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复合选择的过程。但在中国金融体系中,资金配置主体转变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一方面以最低廉的利率从存款人手中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又以最昂贵的利率(不论其中的金融链条有多长)将这些资金借贷给实体企业,从中获得卖方垄断性收益。由此,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功能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取代,它们成为嵌在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且不断膨胀的媒介主体,由此,资金配置主体严重错配现象持续发生。
第二,性质错配。在经济金融运行中,资金在性质大致可分为资本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两种。其中,资本性资金是承担债务性资金的基础条件,也是保障按期偿还债务从而维护市场信用和市场秩序的资金基础。但在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资本性资金的形成极为困难。每年通过实体企业利润和折旧金、股市融资额、股权基金投资和外商投资等所形成的资本性资金数额远远低于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数额按照资本金制度的规定比例所需要的资本性资金数额,这一方面使得实体企业的各种经营运作活动严重缺乏资本性资金的支持,长期处于寻求银行信贷等短期债务资金的困境中;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经济金融运行长期在债务性资金扩张中展开,债务链条不断延长且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各种运作风险日益累积。
第三,期限错配。银行信贷实质上属于短期债务性资金范畴(尽管在中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中也存在着“中长期贷款”科目,但这些资金依然按照投资项目的工程进度逐年投放)。由于在风险喜恶程度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属于风险厌恶范畴,放贷期限越长则风险越大,由此引致了短期信贷资金与长期投资项目之间的诸多矛盾现象发生。2013年6月20日银行间拆借市场中出现的“钱紧”现象、2013年11月20日之后的银行间拉存款大战、2014年1月10日之后的利率快速上行现象等,在深层成因上均由资金期限错配所引致。这种资金期限错配使得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呈现出一种难以思议的“宽货币、紧资金、高利率”的怪象。
第四,产品错配。几何学上认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在金融学上,这表现为直接金融的交易成本最低,因此,就金融体系而言,应以“直接金融产品为主、间接金融产品为辅”。但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贷款等间接金融产品相比,公司债券等直接金融产品的规模,非但不成比例,而且发生了严重变异。在259108.49亿元债券余额中,由实体企业持有的数额仅为152.18亿元,由城乡居民持有的数额也仅4866.42亿元,金融机构持有的比例高达95%左右。在经济金融运行中,金融机构并非资金供给者,它们购买债券的资金来源于城乡居民和实体企业的“各类存款”等,由此,债券由直接金融工具转变成了间接金融工具,即由存贷款的替代品转变成了存贷款的补充品(这解释了近10年来中国债券发行规模明显扩大,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无感到金融脱媒挑战的主要成因)。
第五,市场错配。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从交易量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资本市场的交易量远大于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主要展开的短期金融产品交易(相当于货币市场),它的每年交易量远大于证券交易所市场;同时,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只能是金融机构,由此它成为金融机构彼此之间交易金融产品、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远离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
在这些资金错配之下,各种累积的金融机制矛盾不断加重,受体制制约,又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表内业务中衍生出了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银行理财产品等一系列变种类型,但不论金融链条如何延长、金融机构的业绩如何增加,结果都是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乃至实体经济愈益步入难局。
要破解这种步入难局的趋势,改变资金错配状况,提高直接金融比重,重新构建中国金融体系,变间接金融为主为直接金融为主,从各方面权衡,加快发展公司债券属于风险最小、效应最明显且最易于推进的选择。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