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小杂粮如何实现大理想

  • 发布时间:2014-08-18 00:30: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姣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道出了五谷杂粮养生益气的妙处。然而过去二、三十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食吃得越来越少,特别是杂粮减少明显,这导致国人维生素B1摄入量从每天2.5毫克降到了1毫克。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对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的搭配。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小杂粮在居民膳食结构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今走进任何一家超市的食品销售区,不仅随处可见小杂粮的身影,且价格普遍要高于小麦、大米等精粮。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小杂粮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医药、酿造、饲料等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粗粮消费量为160百万吨左右,2013年则攀升至197百万吨。截至今年8月,中国国内粗粮消费量已接近210百万吨。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综合能力的增强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发展小杂粮生产正适应了这一需求,它不仅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肥地力、优化种植结构的重要途径。

  然而,据记者采访,目前杂粮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当即冲即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据《2009年产区绿豆种植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绿豆种植面积的缩减,与政策鼓励农户扩大玉米等大田耕种面积以提高产量的政策导向也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杂粮的生产发展无规划,处于自发自流状态。其次,杂粮生产粗放且种植规模偏小,信息不对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杂粮生产仍处于零星种植、粗放管理的落后状态,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新品种推广、基地建设、商品开发的产业链条仍没形成,农民种植杂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最后,产业未形成合力,在国际市场没有话语权。以绿豆为例,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洮南、通榆和长岭巨宝三个以绿豆为主的杂粮市场,但是这些市场自发程度高,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经常被动接受收购企业甚至外商所定的价格,在市场定价中没有话语权。

  面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扶持重点优势品种。要保护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在政策扶持方面应给予杂粮与大宗作物同等待遇,给予种子、化肥等相关补贴,并重点扶持几个优势品种,使更多贫困地区从中受益。二是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培育壮大杂粮产业。建议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重视杂粮品种改良研究,并集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科研攻关提高杂粮单产,建立优良品种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小杂粮的生产布局,形成相对集中、各具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培育发展一批既有地区特色、又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的龙头企业,提高小杂粮的经济效益。三是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与服务系统,打造中国名牌。要加强科研、推广和生产企业的联合,加强外贸企业和生产加工企业、协会的联合,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通过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同时应提高对名牌产品的保护意识,建立名优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对名、特、优、稀品种的保护,为中国品牌杂粮发展搭建桥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