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从“伦敦的中国城”到“中国的伦敦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09:45:00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澳大利亚“对话”网5月6日文章,原题:伦敦中国城式微,中国影响力全城扩散
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城”往往有着与周围环境不搭调的建筑和中国洗衣店,虽有新来者入住,却仿佛生活在过去时代。伦敦的老中国城上世纪40年代被炸后迁到苏活区,住着来自香港和福建的移民,也吸引新移民(有非法的)寻找就业和关系。处处挂着标志性红灯笼。但如今,伦敦在变,中国城也在变。
伦敦迅速变成一座富豪云集的城市,近几年财富的涌入不可避免地改变这座城市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中国城也在改变。由于伦敦中西部地价上涨,传统的中国商业难以为继。来自中俄和别处的全球(新)投资,把这些华人商店赶到更便宜的地段。
如今,我们要考虑的不再是“中国城”,而是“中国的伦敦城”以及中国活动正处处重塑伦敦的方式。它不露形迹,红灯笼没了,中餐厅的香味消失了,新的“中国的伦敦城”不太看得到明显的中国特点,却比其前身更具生机和力量。
伦敦的华人数量较少,但属于增长最快的族裔之一。新来者——如今主要来自中国内地而非香港——多是有钱人。新移民对中国城不感兴趣,也不依靠社会关系。他们散居于伦敦各地,包括一些高档社区。
但“中国的伦敦城”不止有这些富有的新来者。访英的中国游客数量增加40%,消费属最高行列。2013年至2014年,入读英国独立学校和大学的中国人数创下纪录。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的生活费总额达到4.7亿英镑、学费3亿英镑。没有他们,我们的学校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留学生还是英企进入潜力巨大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住宅、汽车和消费品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的伦敦城”最显重要的是不断流入的投资。2013年中国投资者占到百万英镑以下外国投资的7.5%。他们无疑汇入了构成“中国的伦敦城”的无形中国资金矩阵。“中国的伦敦城”的新建筑已没有了红灯笼和老拱门,但它们正在改变这座城市的面貌。比如位于东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一个耗资10亿英镑的商业园,就是中国投资者出的钱。(作者卡罗林·诺尔斯,陈俊安译)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